人工智能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广度和深度席卷全球。一个例证是,去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和化学奖纷纷花落AI:物理学奖授予了为机器学习奠基的科学家,化学奖则用于表彰科学家利用AI在蛋白质设计和蛋白质结构预测方面作出的贡献。
在上海,人工智能高地建设已经按下“快进键”。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实施“模塑申城”工程,推进一批标志性的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建设。
如何拓展更多应用场景,让人工智能支持千行百业深度转型?怎样提供更多专业人才支撑?如何构建更为成熟、更具竞争力的产业生态?围绕这些话题,代表委员们在今年上海两会上积极建言。
支持千行百业深度转型
一个清晰的趋势是,人工智能正加速渗透千行百业、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前不久,上海首批“模塑申城”行业应用示范基地,推动“人工智能+”金融、制造、教育、医疗、文旅、城市治理等重点行业的应用落地。
代表委员们认为,上海人工智能和大模型发展优势突出,具有拓展更多应用场景的基础条件。那么,大模型如何破解应用端瓶颈?人工智能会“+”出什么新场景?
“人工智能技术应全面融入社区口腔医疗,赋能服务全链条升级。”市政协委员、上海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执行院长蒋欣泉说,从精准诊断、定制个性化治疗方案到辅助治疗,人工智能在口腔全生命周期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期待未来社区口腔医疗服务将迈向更智能化、个性化与高效化新阶段,为患者带来更加优质便捷的口腔健康服务体验。
市政协委员、上海大学理学院副院长许斌畅想,可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沪惠保”数据实现实时结算、自动审核和快速理赔,确保参保人获得最优理赔体验,让惠民保的生命力更持久。
代表委员认为,人工智能技术与工业的深度融合,将是未来国际竞争的焦点。实现“人工智能+制造”,既是大势所趋,也是提升城市竞争能级的关键。
九三学社市委调研发现,现有用于工业大模型训练的数据,多源于传统的实验数据和模拟数据,缺乏高质量的实时工业数据支撑。建议夯实人工智能应用核心技术,加快布局生成式人工智能、具身智能等前沿技术创新,强化多模态大模型与语义知识图谱等协同创新。同时,推动工业互联网、云计算、区块链、元宇宙、边缘计算等技术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催生更多应用创新。
九三学社市委认为,在此基础上,可加快构建人工智能赋能的智慧“工业大脑”,攻关“工业大脑”技术瓶颈,尤其要突破工业软件等核心技术,打造深度匹配制造业需求的垂类模型,为制造业装上智慧“工业大脑”。同时,通过技术、供应链、平台和生态等领域的赋能,拓展“人工智能+制造”的深度和广度。
“大模型在拓展应用过程中还面临一些挑战。”市工商联调研发现,企业面临技术复杂性的挑战,影响了大模型的落地效率,高昂的算力成本和数据获取难度也是制约大模型应用的重要因素。而对于中小企业和传统行业,数据不足、种类单一,以及基础设施和技术支持缺乏,成为其难以广泛应用大模型的瓶颈。
对此,市工商联建议降低技术门槛,鼓励技术创新以简化大模型的使用,通过技术普及来拓宽大模型的应用范围,提升社会整体的技术水平。推动模型即服务模式的发展,帮助企业降低使用大模型的成本。“政府可通过提供资金支持、税收优惠等政策,鼓励企业采用新模式,加速大模型技术的普及。”
打造“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的上海样本
过去一年,上海在人工智能大模型、人形机器人等领域成果频现,这离不开技术和人才的支撑。代表委员认为,下一步要继续加强基础研究投入,培养和引进专业人才,加快实现底层技术新突破,打造更加良好的创新生态。
市政协委员、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沈开艳调研发现,当前上海大模型产业发展面临自主研发成本高、高质量语料获取难等瓶颈,亟待有效举措予以破解。比如,高性能计算设备成本占据研发成本大头,企业只能靠创新算法架构等策略提升训练效率、降低训练成本。而上海大模型企业获取直接融资量级明显偏低——2024年上半年,上海大模型企业超千万元融资共11起,低于北京的42起和广东的12起。
她建议,可以发挥政府投资基金引导作用,引导社会资本加大大模型领域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投资力度,建立从天使投资、风险投资到股权投资的全链条股权投资体系,并搭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降低大模型企业设备购置成本。针对高质量语料获取难,强化数据流通与跨区域合作。
据统计,截至2024年6月,上海人工智能人才规模约25万人,占全国近三分之一。“上海在人工智能领域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有一些关键问题需要解决。”市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校长郑庆华指出,人工智能基础研究、场景应用和社会治理三种类型还没能实现分类人才培养,产教融合程度不足,存在企业与高校之间缺乏有效衔接、培养方案与应用场景结合不紧密等问题。
对此,他提出构建分层分类的高校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机制,有效满足人工智能产业链不同环节的人才需求;建立“人工智能+”教育科创试验区,搭建“教育—科研—产业”协同创新大平台;设立人工智能教育科技人才发展基金;构建“全球人工智能科学家引育支持体系”,形成涵盖引才、育才、用才、留才的全链条服务体系。
民进市委也建议,可以课程和教材等教学资源为抓手,系统总结沪上头部高校人工智能课程研发和运行的有效模式,从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应用场景等角度,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人工智能课程标准,打造“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的“上海样本”。
形成更具竞争力的产业生态
上海模速空间创新生态社区揭牌一年多来,已汇聚255家大模型企业、34个备案大模型以及100余家投资机构。以模速空间为典型的产业空间,要如何进一步推进空间聚合和要素聚合,加快形成更具竞争力的产业生态?
算力是人工智能发展的关键支撑,高效、安全的算力资源能够显著提升技术研发和应用落地的速度。民建市委在一份提案中指出,近些年来,上海在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显著进展,但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日益丰富,在算力资源供给、算力平台建设、算力资源管理等方面仍面临一些挑战。
比如,算力中心布局不均衡,算力节点分布不合理,建设和运维成本高;大规模计算任务和数据中心的电力需求导致能源消耗激增,环保压力和碳排放问题突出;关键技术和安全保障面临挑战,数据合规和数据安全也有待提高。
民建市委建议,上海应进一步加大算力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鼓励企业、高校和研究机构共建共享计算资源,降低中小企业的使用门槛;推动算力资源的区域协同,特别是加强与长三角地区的合作;建立多层次的算力平台体系,形成差异化的算力供给体系;加强算力安全监管。
上海在人形机器人领域也具备良好的产业基础。市工商联指出,从上海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现状看,核心零部件环节总体欠缺,在触觉传感器、惯性传感器等未来需求大、附加值高的产品布局较少。同时,综合制造成本过高,缺乏供需对接平台以及行业标准体系。
“建议重点围绕本体链主企业,梳理上游核心零部件供应商进行重点引进,培育高端产业链条。”市工商联还建议,要建立行业标准体系,围绕人形机器人形成研发创新、检测验证、标准制定、模拟训练、交流展示、成果转化、产业孵化等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并保障产业用地空间,促进产业链上下游紧密衔接,实现研发与制造“共楼”。
声明: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