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热门 ->内容

社论丨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前提,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发布时间:2024-03-12 04:58 来源:金羊网 阅读量:8872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将“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置于政府年度工作十大任务首位,并且把“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放在第二位,深化教育科技人才综合改革,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强大动力。

进入新时代,我国传统发展模式下的旧动力已经不可持续,必须转变发展方式,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推动力、支撑力。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培育发展新动力需要,通过科技创新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推动产业升级,增强全球竞争力与利润率,扩大高收入劳动力队伍并增加消费,有助于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特征的大国经济体,最终实现向高度发达的现代化强国的历史性跨越。与此同时,世界正处于第四次工业革命进程中,我国利用庞大的工业体系、先进的数字基础设施体系以及超大规模市场数字化等优势,推动经济绿色化、数字化与智能化,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努力参与并引领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

但是,我们需要辩证认识发展新质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我国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本质是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尤其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未来产业,形成新动能,是我们在面对世界产业变革以及推动国家产业转型的突破口,是通过引爆科技革命跨越全球经济长周期并引领世界产业发展的关键。

传统产业与新质生产力不是对立关系,新质生产力不是包治百病的药,我们也要重视传统产业创新,实现新质生产力与传统生产力协调发展,相互促进。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处于传统产业范畴,提供了绝大多数就业,经济主要动力仍然来自传统产业。因此,我们要利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传统产业也包含了生产性服务业,需加快实现现代化,为传统产业升级与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支撑。只有传统产业通过创新全面提质增效,才有条件提高全民就业水平和收入水平,进而支撑国内大循环。只有积极发展新质生产力,才能为未来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更高的竞争力,并且对传统产业形成强大的创新支撑。

值得注意的是,不能将发展新质生产力当作一个筐,什么都往里装,要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也不能搞一种模式,采取重复刷题的方式交卷。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紧密结合本地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开展。当前,我国一些地区和企业缺乏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资源和基础,在此情形下,应该因地制宜,有所选择、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作为、真正取得实效。一些缺乏基础的地区不应以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理由包装传统招商引资项目,更应该优先利用现有数字技术,鼓励创新,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加快实现传统生产力螺旋式上升。

以更高效率和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前提,通过制度创新,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在当前复杂的国际环境下,新质生产力主要来自于原创性与内生性,因此,新质生产力能否在中国萌芽和结果,关键是能否创造出适宜产生新质生产力的体制土壤和政策环境。目前,我们应该避免地方政府将主要工作用在与企业一哄而上搞项目,而是要重点关注新质生产力的生成机制,否则,如果将发展新质生产力短期化与功利化,不仅不会促进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甚至可能阻碍和破坏新质生产力的形成。

声明: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