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副研究员刘锦涛在接受中国网财经专访时表示,新质生产力和绿色发展兼容并进,应该注重加强数字化和绿色化的协同发展,支持对绿色技术初创企业的融资创新。
中国网财经:如何理解新质生产力和绿色发展的关系?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您有哪些建议?
刘锦涛:新质生产力和绿色发展密切相关,二者是兼容并进的。首先,实现绿色发展所重点面向的行业基本都符合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具备绿色化、数字化、低碳化特征,例如清洁能源、零碳和负碳技术等,不仅是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同样也适用于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另一方面,绿色发展目标还包括高排放行业的绿色转型,而新质生产力对于传统制造业的升级与绿色转型的方向是一致的。
从绿色发展的角度来看新质生产力,需要考虑如下方向:
一是注重加强数字化和绿色化的协同发展,加大对技术创新和数字化转型的投入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之一,将低消耗、高效率等绿色生产目标引入先进制造、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升级之中,可以充分提高生产效率,满足新质生产力的综合需求。
二是增加与新质生产力相关的行业评价指标,重视能源利用水平和污染排放水平等指标在成本管理中的决定性地位,并纳入社会责任评价。新质生产力具有溢出效应,承担社会责任并提高企业透明度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一部分,关注社会效益和环境利益,有助于推动整个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是加强对绿色技术初创企业的融资创新,从事新技术研发的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也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驱动力,需要充分满足其融资需求,提升相关企业在绿色融资活动中的参与度。
中国网财经:政府工作报告对“单位GDP能耗”时隔两年再次给出了明确的量化目标:降低2.5%左右。对此您怎么看?
刘锦涛:过去十年间,我国持续提升经济发展的效率和质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浪费,在实现经济增长的同时充分降低资源消耗并减少相应的环境影响。2021年我国单位GDP能耗比2012年累计降低26.4%,年均下降3.3%。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给出了单位GDP能耗降低2.5%的目标,充分表明了对中国式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视。
降低单位GDP能耗,一是符合政府工作报告所强调的“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带动和促进了产业与技术创新,意味着在培育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实现更高效的资源利用,从而推动生产力的新质变革。通过引入先进技术和创新生产方式,企业能够在减少能源消耗的同时充分提高最终产出。这种高效的生产方式将会成为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引擎之一,使企业在限制资源消耗率的情况下依然能够实现可观的增长。
二是距离2030年碳达峰目标仅有六年时间,碳达峰进入倒计时,必须充分挖掘提升生产效率的路径,结合刚提出的“启动首批碳达峰试点城市和园区建设”,加快生产方式绿色转型成为了当前部署经济工作需要重点考虑的目标。同时,碳达峰目标实现之后,我国需要在30年的时间内达成碳中和,平均每年大约要实现4亿吨碳减排,相当于英国目前一整年的碳排放,那么及早探索和形成清洁低碳的生产方式和路径才能为碳排放达峰之后稳中有降提供充足动能。
三是为产业转型升级建立新的约束性指标,不仅仅以GDP作为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准,而是要综合考虑能耗、污染排放等因素,将经济增长与环保、可持续发展等目标紧密结合,进而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培育。
中国网财经:报告提出“扩大全国碳市场行业覆盖范围”,这对碳市场建设会发挥什么作用?您觉得哪些行业有可能被扩围进碳市场?
刘锦涛:全国碳市场自成立以来已平稳健康运行两年多,通过市场机制不断释放减排动能,目前碳达峰目标临近,碳市场也将适时展开扩容提速。扩大碳市场的行业覆盖范围将更多的企业纳入碳交易体系,有助于更多行业直面碳排放的管理和减缓气候变化的责任,激发企业主动采取低碳技术和可持续发展的市场实践,通过设定碳排放权的上限,向企业施加了减排的政策引导。随着碳市场覆盖范围的扩大,更多的企业将有充足动力采取切实的减排措施,以符合碳市场的规定,从而促使产业整体向更环保的方向发展。
同时,碳市场扩容引导了更多企业参与碳金融业务,参与主体多样性扩大了碳排放权抵质押融资产品和其他碳金融工具的流动性和覆盖面,推动了碳信用体系的市场建设。2024年初,温室气体自愿减排市场重启,碳市场与自愿减排市场交易将迎来更多的联动。
全国碳市场上线之初,纳入了约2162家电力行业企业,电力行业占据了约40%的碳排放,在全国碳市场扩容提速进入快车道的过程中,合计占据75%碳排放的八大行业会相继纳入碳市场扩容范围,根据业内估计,这些行业中的钢铁、石化、建材可能会较早进入碳市场,而目前的关键在于相关行业的碳配额、碳核算、交易制度等框架是否成熟和完善,在市场扩容的时点选择上做好充分准备。
中国网财经: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绿色贸易”是指什么?为什么要支持发展“绿色贸易”?
刘锦涛: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并表示绿色贸易是外贸的新增长点。在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要求下,绿色贸易集中体现在绿色商品及绿色服务的国际贸易行为。
发展绿色贸易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绿色贸易是我国贸易出口的新增长点。《中国绿色贸易发展报告2023》显示,近年来我国绿色贸易规模基本保持增长态势,2013年至2022年年均增长3.18%,在全球占比提升2.3个百分点。以绿色产品为例,2023年,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出口“新三样”成为外贸新动能,合计出口1.06万亿,合计增长29.9%。未来,在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绿色转型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符合全球可持续发展标准的绿色产品和服务将会实现高质量的出口增长。
二是高附加值、高新技术、可持续发展的绿色贸易产品和服务有助于优化出口贸易结构,扩大外部需求,同时占据更多的全球绿色产品市场份额,在国内则能带动更多的绿色技术创新发展,并通过提高企业的社会责任感来增强企业在全球市场的综合竞争力。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深刻影响了21世纪的生产活动和贸易活动,而成为全球绿色贸易的引领者可以提升我国的国际声誉,并赢得竞争优势,因为越来越多的国家和跨国企业开始认识到,环保和可持续性已成为吸引国际投资和贸易伙伴的关键因素。
声明: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