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美丽乡村,究竟什么模样?10月5日下午,杭州亚运会中外媒体记者来到山环水抱的青山村寻找答案。
从钱塘江畔出发向西北行驶60余公里,余杭区黄湖镇青山村在苍翠的山林间若隐若现。远观群山如黛,近看碧水如蓝,一幅令人心旷神怡的生态画卷在中外媒体记者的眼前徐徐铺展。
01
慕名来小村庄的人络绎不绝外媒记者:太励志了!
在青山村,有一个常年为村庄及周边提供饮用水的龙坞水库,这里也是中外媒体记者到访村里的第一站。青山村党委书记林红向大家介绍了龙坞水库让村落重新焕发生机的故事。
2015年,大自然保护协会联合合作伙伴在这里创建了中国第一个以水源保护为目的的“善水基金信托”,通过流转水源地林地,实现集中管理和生态恢复水源地涵养功能。
“经过3年的保护,龙坞水库的水质提升到了国家一类水的标准,彻底解决了村民用水安全问题。现在,冲着这青山绿水而来打卡的游客也是一拨接着一拨。”林红说。
孟加拉国记者Aminul Islam在龙坞水库边拍照留念
孟加拉国记者Aminul Islam 听完讲解后激动不已:“太不可思议!在我们的国家,虽然也有很多的山水,但这里的人们齐心协力,从保护‘水’起步,让曾经不知名的小村庄发展到现在慕名而来休闲游玩的人群络绎不绝,这个故事很励志,听后很让人振奋!”说完,Aminul Islam拿起手机留下了自己在水库边的自拍照。
02
小村庄透着“文艺范儿”期待更多美丽乡村在中国蓬勃发展
青山村的故事,伴随着中外媒体记者探访的脚步,仍在不断延展。
来到青山村“融设计图书馆”,艺术的气息扑面而来。这里,藏着三位年轻人不懈奋斗的故事。余杭区政协委员、青山村新村民、融设计图书馆、品物流形创始人张雷向中外媒体记者分享了他与合伙人Jovana、Christoph扎根青山、服务青山、实现价值的心路历程。
“融设计图书馆”的前身是建于上世纪70年代的青山村东坞礼堂,张雷和团队成员对这里进行了保护性改造,将这里的木结构夯土建筑打造成了青山村宝藏打卡地——“融设计图书馆”。
在张雷的理解中,“融”的核心理念就是要将生态保护、传统手工艺传承和现代美学设计相融合。现在,图书馆收藏了全国各地、各民族传统材料上千件,并持续开展生态环保材料及传统手工艺的主题研究,研究成果还会以公益形式提供给国内外设计团队,推动设计师与传统手工艺匠人合作创作。如今,每年来到“融设计图书馆”的设计师及访客达到了2万余人次。
印度尼西亚《国际日报》记者叶露参观图书馆
印度尼西亚《国际日报》记者叶露认真参观着每一样展品,“在这个图书馆,我看到了传统材料的充分展示和利用,创始人把自己人生的黄金时光投放在这里,利用‘文创’去振兴乡村、发展产业,让我意识到,美丽乡村不仅应该美在环境面貌上,还应该要有多元化的内容去注入。非常期待更多的美丽乡村在中国蓬勃发展。”
“整个青山村都让我感觉非常惊叹,这里不仅有美好的生态,也有奋斗的人群,还有文化的熏陶。从来没有见过哪个乡村像这里一样给人惊喜,在这里,我看到了乡村最美好的模样。”澳大利亚的摄影记者Rafeq Mohammed点赞道。
万向信托致力于为客户分享优秀洞见和作品。非常感谢原作者的创作与分享,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新或在24小时内删除
)article_adlist-->
更多精彩推荐
戳“阅读原文”《走进万向信托》
)article_adlist-->
声明: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