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走进湖北省鹤峰县下坪乡留驾村郭贵杰的腊肉炕房时,炕架上的腊货刚取下一批,新的一批将上炕熏制。烟气缭绕的熏炕房是郭贵杰的“主阵地”,他每天穿梭在6个炕房之间,忙得不亦乐乎。
“年前熏制的腊肉都发货了,昨天又杀了5头猪,我们按照客户需求炕制腊肉和香肠。”郭贵杰说。
游子归乡勤创业
郭贵杰30多岁,干起活来风风火火。“这一排都是同一个客户的。”郭贵杰指着架子上的腊肉说。
几年前,郭贵杰在深圳市从事健身行业,待遇还算不错,但他仍然想回到村里,在故乡的土地上干一番事业。2019年,他和妻子商量后回到留驾村,开启了返乡创业生涯。
郭贵杰在抖音上注册了账号,用手机记录自己一家人的乡村生活,短视频拍的接地气,就像当初自己喜欢看别人发的“三农”短视频一样,郭贵杰的作品也很快引起他人共鸣,目前收获10多万粉丝。
“一些外地朋友喜欢看原生态的乡村生活和乡村风景,短视频里植入一些我们的腊肉、香肠等产品,然后把制作过程拍出来,吸引很多客户购买。”郭贵杰说。
开拓海外新市场
熏炕腊肉是一门技术活,猪肉的选择、炕房的建设、熏制火候的把握颇有讲究,对于刚回乡的郭贵杰来说,充满挑战。
“刚开始没经验,火烧得太猛,一炕肉全都臭了,第一年就把攒了几年的老本全部赔了。”郭贵杰的妻子毕文静说。
初次熏制失败后,郭贵杰逐步完善了硬件设施,提升了熏炕技术。为炕好腊货,郭贵杰一边自己摸索,一边向有经验的人请教,还到外地考察学习,逐渐掌握了熏炕腊肉的窍门。由于口味地道,肉香浓郁的土家腊肉走向市场后,他的粉丝成了主要消费群体。
“我们的腊货不仅在国内售卖,还卖到了美国、英国、泰国等国家,一般7天到15天可以送到客户手里,快的话三五天。”提到把腊肉卖出国,郭贵杰有些骄傲,虽然自己还没出过国,但自己做的腊肉香肠却已漂洋过海。
“第一个海外客户是在美国工作的武汉人,他说无意间看到我的视频,观察了很久才决定下单。”郭贵杰介绍说,如今,他有了很多海外客户,每隔几天就发一次货。
带领村民增收忙
远在海外的游子,成了与郭贵杰距离最远的回头客,邮寄的是乡愁,传递的是乡情。郭贵杰深知在外游子对家乡的那份眷恋,一直采用传统方式熏制,只为做出地道的家乡腊味。
腊鱼、腊肉、香肠、烟熏豆腐等深山土味,在郭贵杰的努力下,变成更高价值的商品。
“我每年都卖几头猪给他,还有土豆片、洋芋粉变成了钱。”村民田华明说。
以往,土豆片、洋芋粉都不值钱,郭贵杰拍摄的视频里,这些手工土特产也入了镜,网友都很感兴趣,纷纷喊“上架”。
村民徐银凤春节前几个月都在郭贵杰这里帮忙做香肠。“每天能挣150元。”徐银凤说。
“因为天气原因,我们每年只做三四个月的腊货,忙是忙了点,但收益不错,每年能卖100余万元。”郭贵杰说。
声明: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