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5年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召开。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后,2025年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强调,今年将“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为经济稳定增长创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择机降准降息”。其中“择机降准降息”的政策口径受到市场关注。
究竟该如何理解“择机降准降息”?2025年的政策空间如何看,又可能受到哪些因素的制约?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金融学讲席教授田轩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择机降准降息”首先表明我国政策工具箱里依然有足够空间,但不会轻易使用,同时“降准降息”与存量和增量金融资源的结合,说明了政策重点从“增量支持”逐步转向“存量优化”。
田轩进一步展望,目前来看,我国经济面临诸多压力,工业生产和消费需求疲软,通胀压力较低,失业率有所上升,金融市场波动加剧,国际环境不确定性增加,降准的可能性较大。近期释放的政策信号说明降息尚有空间,不过从之前已出台政策来看,政策空间也有一定局限性。央行可能在综合考虑各方因素后,采取渐进式降息策略。同时,密切监测市场反应,灵活调整政策力度,以实现稳增长与防风险的双赢局面。
在打好政策“组合拳”方面,田轩认为,2025年应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一致性,包括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强化宏观政策协调配合,确保财政、货币、就业、产业、金融等政策同向发力,形成合力,并注重提质增效,做好增量,优化存量。
1月14日,国新办召开“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宣昌能在会上表示,按照中央“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要求,人民银行今年将落实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此前,市场对“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解读普遍积极。
田轩认为,从“稳健”到“适度宽松”,这一变化体现了决策层对当前经济形势的精准判断和前瞻性布局,旨在通过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加强逆周期调节,提高政策整体效能,稳定市场预期,激发经济活力。
“这意味着要更加积极地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择机降准降息、加大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使用等,保持低位的利率水平、保持合理充裕的货币供应量,并与‘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形成政策组合,重点支持民生、消费、投资等领域,来促进经济增长。通过精准调控,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激发市场活力。同时,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灵活调整政策时机及幅度,强化风险防控,维护金融稳定,应对内外部挑战。”田轩表示。
在国新办会议上,宣昌能表示,央行将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择机调整优化政策力度和节奏,支持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综合运用利率、存款准备金率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充裕,保证宽松的社会融资环境。强化利率政策执行,在保持金融业健康经营基础上,进一步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科学运用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继续综合采取措施,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
田轩也进一步谈到了他对“择机降准降息”的理解。田轩认为,“择机降准降息”透露了几个重要信号。首先,它表明我国政策工具箱里依然有足够空间,但不会轻易使用。这种“择机”体现的是决策层的审慎态度,意味着货币政策不会“大水漫灌”,而是会精准发力。第二,“降准降息”与存量和增量金融资源的结合,说明了政策重点从“增量支持”逐步转向“存量优化”。第三,这种“择机”也意味着央行将根据国内外形势和我国金融市场的具体情况,灵活选择适当的时机来实施降准降息。既要为经济提供支持,又要避免过度宽松带来的资产泡沫和金融风险。这种平衡很关键,特别是全球经济不确定性上升、外部压力加大的背景下。
“总体来看,这种表态给市场释放的是温和宽松但有节制的信号,稳字当头,动静相宜。”田轩表示。
对于“择机降准降息”,市场关注的重点在于央行将如何“择机”,以及有哪些因素可能影响降准降息的时机。田轩认为,影响降准降息时机的因素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一是国内外经济形势,若经济增长面临下行压力,国外经济复苏不如预期,国际贸易承压,内需压力增大,央行可能会考虑通过降准降息来促进经济增长,提供充足的流动性支持。二是人民币汇率状况,基于美联储降息预期下降,主要经济体政策可能出现调整等因素,可能会考虑汇率因素而灵活调整降准降息的时机,避免汇率超调风险。三是金融市场运行状况,若市场出现较大的波动或者流动性紧张,央行可能会及时调整货币政策,通过降准降息来稳定市场情绪,但同时也会注意市场反馈,防止可能出现的金融不稳定风险。四是,通货膨胀水平和就业情况,失业率持续上升,央行将进行降准降息,但若物价上涨过快,央行将保持审慎,避免过度宽松引发通胀风险。
田轩认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明确了“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方向,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也明确提出“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择机降准降息”,说明当前具备足够政策空间,且已做好充分准备,当经济承压需要政策刺激时,降准可能性很大。
“降准将释放银行体系流动性,增加市场资金供给,降低融资成本,特别是加大对小微企业、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带动投资与消费回暖。也将向市场传递出积极信号,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减少金融市场的波动性。短期内可能导致人民币贬值压力增加,但长期来看,若降准带动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将为汇率稳定提供有力支撑。”田轩表示。
在降息的政策空间方面,田轩认为,前述工作会议的表述说明降息尚有空间。近期金融管理部门也加大了对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政策的调整优化,提高融资比例、延长贷款期限、拓宽适用范围等,进一步为降息提供支持。不过从之前已出台政策来看,政策空间也有一定局限性。
田轩指出:“截至2024年底,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已降至1.5%历史低位,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分别累计下行35个和60个基点。此外,降息受到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多方面因素影响,包括通胀水平、就业状况、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走向以及资本外流、汇率变动等因素,对降息空间可能产生制约。此外也要应对可能出现的资金流入房地产等高风险领域及资金空转问题,而采取谨慎态度。”
田轩认为,央行可能在综合考虑各方因素后,采取渐进式降息策略,单次降息幅度不低于10个基点,累计降息幅度可能达到50个基点。更多地依靠结构性政策工具,包括定向降准、再贷款、MLF等,精准滴灌,支持特定领域和薄弱环节,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避免过度宽松引发的资产泡沫风险。同时,密切监测市场反应,灵活调整政策力度,以实现稳增长与防风险的双赢局面。
声明: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