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从湖北省科技厅获悉,近日,在位于湖北省宜都市枝城镇的湖北楚星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实验室,湖北大学教授江叔芳团队与湖北宜化化工科技研发有限公司实验室负责人覃继磊一起,验证脱膜剂产品的实际应用效果。
一年前,脱漆剂产品在国内还属于新兴事物,江叔芳和团队成员担心研发成果难以与实际生产需求有效对接。然而,他很快就打消了疑虑。“我们通过湖北大学宜都产业技术研究院,与湖北楚星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宜化化工科技研发有限公司紧密合作,协同攻关,推动成果落地转化。”江叔芳说。
湖北大学宜都产业技术研究院作为企业的外置科技“大脑”,围绕宜都市的主导产业——生物医药和精细化工,开展了一系列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工作。研究院通过与企业深度合作,帮助企业解决了产业发展中的堵点难点问题,推动了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宜都凭借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与区位优势,吸引了湖北楚星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兴发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宜昌东阳光长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等行业优势企业聚集。此外,宜都还建有中试平台,产业配套设施完善。
早在2021年,宜都依托其丰富的磷矿资源和坚实的产业基础,全力谋划推动化工和生物医药产业向高端化发展。
在此背景下,湖北大学与宜都市政府一拍即合,决定共同建立产业技术研究院。“科研成果的最终归宿应该在生产线上,有技术更要有企业推动其应用。”湖北大学宜都产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姜军说。
研究院成立后,湖北大学与宜都实现了常态化人才交流,推荐一批优秀毕业生前往宜都就业。同时,湖北大学还聘请了6名宜都技术人员为校外硕导,推荐2名专家担任宜都企业科技副总。
紫外线吸收剂是宜都市华阳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的拳头产品。作为一种光稳定剂,它广泛应用于化妆品、塑料、涂料等领域。
紫外线吸收剂若想突破研发瓶颈,抢占市场先机,需要更高的吸收效率、更好的光稳定性以及更低的毒性。这仅靠企业研发力量难以实现。为此,研究院梳理企业需求和学校学科优势,牵线搭桥。湖北大学教授马超团队与宜都市华阳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合作,针对企业需求提供技术支持,不到两个月就有了解决方案。
“目前,新产品紫外线吸收剂UV3030的中试已完成,不仅成本有所降低,而且产品质量、吸收率大幅提升。新产品正在准备产业化,预计产业化后可新增效益3000万元。”马超说。
“科研成果如果无法应用,只能孤芳自赏,而企业想要找到合适的科研成果,需耗费高昂成本。”宜都市科技局局长沈锡阳介绍说,支撑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充分发挥研究院作用,针对企业需求,研发更多科研成果,并让科研成果落地转化。
“研究院深入企业,不仅是在找项目,也是在打通渠道。”宜都市市长夏明海介绍说,研究院的作用不单是解决企业需求,更重要的是促进产业发展。
研究院成立以来,已为宜昌诚凯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宜都市友源实业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量身定制“光引发剂产业链的拓展”“亚磷酸产业链的拓展”等产业链报告,帮助企业进一步明晰当前产业发展情况及未来前景,进一步增强产业链和供应链韧性,做强优势产业。
为进一步促进宜都产业发展,研究院依托湖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及健康科学与工程学院等优势学科资源,为宜都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研发保障,全力促进补链强链固链,同步推进“TMP产业链延伸”“高纯季戊四醇的工艺开发及下游产品开发”等多个项目。
根据企业需求,研究院先后引入磷石膏综合利用团队、紫外线吸收剂团队、多元醇研发团队等6个研发团队对接相应的科研工作。截至目前,研究院已签订技术合作项目21项,全面合作协议6项,有多项科技成果实现转化,预计可为企业新增经济效益5亿元以上。
“宜都的化工、医药产业优势显著,打造从研发、测试、中试到产品市场化、商业化的全链条产业链,可带动宜都经济高质量发展。”姜军对研究院未来发展信心十足。
近年来,宜都不断优化创新环境,支持企业科技创新,促进产业新旧动能转换。2022年8月,宜都成为全国首批国家级创新型县。下一步,宜都将围绕湖北省科创供应链天网平台建设,全力打造湖北大学宜都产业技术研究院升级版,不断提升宜都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核心竞争力,推进宜都产业全面升级。(姜胜来)
声明: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