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热门 ->内容

30年前,一个从上海漂到南非的神奇漂流瓶

发布时间:2025-01-08 22:54 来源:东方网 阅读量:9562   

1994年1月30日,首届上海国际少年儿童文化艺术节举办了“我托大海捎封信”漂流瓶投放活动,200多个装有邀请信和金钥匙的漂流瓶,被少年儿童代表投入大海。

两个多月后,一个叫夏蒂的7岁南非女孩在德班维彻海边捡到其中一只漂流瓶。打开瓶子,里头装着一封上海小朋友用中英文写的“远在东方的小伙伴想念你,欢迎你来中国”的邀请信及一把开启上海市城门的金钥匙。那个夏天,夏蒂随父母一同应邀来到上海,参加了艺术节全部活动。

30年前这个真实的故事,成为儿童文学作家笔下的灵感。入选中宣部2024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选题的长篇儿童小说《万里漂流瓶》本月由少年儿童出版社推出,30年前跨越国界的神奇缘分在文学世界里延续。

《万里漂流瓶》故事主人公江乐航在夏令营中认识了南非来的女孩海蒂,当两人再次相遇时,乐航才发现妈妈珍藏多年、承载了一段国际友谊的漂流瓶,那一头连接的竟然就是海蒂的母亲奥莉维亚。跨越30年的友谊不仅让两个家庭更加深入地了解彼此,更让乐航重新认识了上海,认识了当初投下漂流瓶的地方——如今的东方大港洋山深水港,也解开一段尘封百年的中国劳工往事。

《万里漂流瓶》是国内首部以儿童视角展现新时代中国航运建设成就,歌颂共和国港口建设者勇攀科技高峰,将海上丝绸之路越走越宽广的长篇儿童成长小说。冯与蓝说,提笔之前,她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儿童主题小说之所以难写,是因为在写作中,没有将儿童心性和宏大的时代主题紧密结合,因此特别需要一个真实的故事推动情节发展,让读者感受到真实的力量,而“漂流瓶”就是这样一个有分量、有意思的故事。

7日在京举办的新书研讨会上,徐德霞、朱自强等评论家对作品中“漂流瓶”的多重意象进行了分析,在评论家看来,这部作品以独特的叙事手法、深刻的主题和丰富的情感内涵,展现了跨越时空的友谊、家庭关系以及个人成长的探索。漂流瓶、日记本和瓷片项链等叙事装置,成功地将个人成长、城市发展、历史记忆与现实紧密联系起来,展示了作家以小切口反映大时代的艺术能力。同时,作品对家国历史的追索和对国际文化交流的书写,凸显了作家在这方面的深度思考。

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长徐可认为,这是一部扎实的、具有时代意义的现实主义题材作品。中国图书评论学会会长郭义强表示,《万里漂流瓶》以儿童视角展现时代背景,“心灵的沟通与交流”是全书关键词,读者得以在亲子关系、国际友谊的书写中感受国家发展的磅礴力量。上港集团尚东分公司党委副书记丁英麒表示,《万里漂流瓶》体现了上海港承接历史、承载使命的核心价值,让更多小读者感受中国航运发展的成就和上海城市风貌的变迁。

“期待这部作品能像漂流瓶一样,承载历史的记忆、梦想与希望,漂流到更多读者心中,为孩子们开启一扇洞察世界、认知家国、探索自我的窗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党委副书记、总裁阚宁辉说。

声明: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