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热门 ->内容

《2025年并购前瞻:投资者的新年行动指南》

发布时间:2025-01-02 17:55 来源:投资界 阅读量:16690   

新年的钟声已敲响,2025年的并购市场也迎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2024年年初,一村资本率先提出“中国式并购”这一理念。这一年里,在与政府、上市公司、金融机构等多方对接过程中,我们深感当前市场仍处于“朦胧纠结”与“需求分散”的交汇期——企业、地方政府与金融机构急需更多“对症下药”的并购方案,而并购基金与专业团队则担负着撮合、结构设计、投后赋能的重要职责。

展望2025,中国并购市场究竟会以何种姿态前行?是百花齐放、势如破竹,还是稳健演进、内外兼修?

基于对2024年各类上市公司与地级市政府的访谈及交易实践,我们梳理出了对2025年并购市场的8个关键趋势。希望这份报告跳出“行业概览”的性质,能为并购各方带来启发和思考。让我们在新的一年,与并购同行,与时代同行!

01. 科技型企业将“首次” 成为中国并购市场的热点

与上一轮并购浪潮偏重互联网、移动或消费领域不同,2025年,科技型企业将“首次”成为中国并购市场的焦点。这不仅仅是市场发展的选择,更是时代趋势的体现。然而,科技类公司的估值体系与传统企业存在差异,现行的估值方法和监管机制亟需突破和创新,这为并购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02.产业并购促进龙头企业做强

2025年并购市场将以产业并购为主线。不同于市场上倡导的“跨界并购”或聚焦中小公司“市值管理”路径,我们认为本轮并购重组浪潮将更注重产业内的强强联合。通过深度整合与供应链协同,推动龙头企业做优做强,巩固市场地位,实现产业升级。

03.“并购招商”将成为地方政府的有力工具“并购招商”将成为地方政府推动区域发展的创新模式。从1.0政策招商到2.0投资招商,再到3.0并购招商,地方政府的参与深度和风险敞口不断加大。这需要地方政府具备项目判断能力、“投行+投资”思维以及投后管理能力。尽管“并购招商”具备较高回报潜力,但其实施过程也伴随着较高的不确定性和挑战,需要地方政府需要具备高度的专业能力,以确保项目的有效落地。

04. 上市公司之间的“吸收合并”成为新风景线在中国的资本市场历史上,“上市公司间的吸收合并”从未成为主线,而这一做法在成熟的资本市场已十分普遍,甚至交易数量不亚于上市公司收购非上市公司。随着我国资本市场从增量转向存量,叠加政策的支持,上市公司的吸收合并将成为大势所趋,这不仅是历史经验的延续,也是政策主导下的必然选择。

05.以上市公司为核心的“买方市场”逐步确立

与上一轮"高估值、高商誉、高对赌"的卖方市场不同,2025年的买方市场将由上市公司为核心,形成明显的买方主导的并购市场。“买方市场” 的定义是指,上市公司在并购交易中,对标的、价格、交易方式都将具有更强的话语权。同时,非上市公司,尤其是Pre-IPO 企业和撤回 IPO 的企业,在估值调整的背景下,将成为被并购的优质标的,迎来新的机遇。

06. 跨境并购迎来*时期

2025年将是跨境并购的黄金时期。法律和政策的支持、全球经济环境的变化以及买卖双方的积极态度,共同为跨境并购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最新修订的跨境并购相关法律清除了多项制度性障碍。对有能力的企业而言,地缘政治调整与国际供应链重构,跨境并购是开拓国际市场、提升全球竞争力的战略性选择。

07.并购支付方式与交易结构的创新为破解“大额并购”一次性付款难题,金融机构推出多元支付方式,如可转债并购基金、分期付款和股权置换,既缓解买方资金压力,又为尽职调查和投后磨合争取时间。与此同时,并购交易结构也更加灵活,突破传统单一现金或股权置换模式,以更高效、更定制化的方案满足买卖双方需求。这将显著提升并购效率、灵活性和成功率。

08.并购基金将成为这一轮并购重组的主力军

并购基金将在本轮并购中扮演关键角色,成为并购重组的主力军,而不再是“锦上添花”。并购基金不仅将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还在协调双方利益、推动谈判和实施并购方案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结语:在多重变化中,展望中国式并购的2025年在多重变量交织的市场环境中,2025 年的并购市场或许只是漫长考验的开端。从地缘政治的波动到新兴科技浪潮的崛起,再到全球市场的深刻变革,这些力量正深刻塑造着交易信心与市场格局。面对挑战与变化,至于秉持对未来的理性乐观,并脚踏实地找准路径,才可能在考验中抓住机遇。展望2025年,我们预计中国的并购市场将在以下方向释放更多潜力:?产业并购重塑价值链条;?上市公司吸收合并提速;?并购基金与跨境并购协同发力。

正是这些趋势交汇,将推动中国并购市场向“更成熟、更理性、更高能级”迈进,更将为经济发展注入动能。

作为“中国式并购”的探索者,一村资本将以专业与创新为驱动,与政策端、产业资本以及并购各方同频共振,共同迎接并购市场随时代而来的新震荡,与新机会。我们期待与更多合作伙伴携手,共同推动中国企业的高质量发展,与中国经济共同前行。

2024年12月31日

声明: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