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热门 ->内容

上市三年持续亏损,迈威生物赶上了“A赴H”热潮

发布时间:2024-12-17 01:28 来源:证券之星 阅读量:12916   

12月15日晚间,迈威生物发布公告称,计划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

上市三年持续亏损,迈威生物赶上了“A赴H”热潮

作为一家创新药企,迈威生物在A股上市三年来始终未能实现盈利,货币资金储备也持续缩水。为了补充流动性并加码国际化,公司一边引入前君实生物前高管加盟扩展国际市场,一边计划在港交所二次上市。此次迈威生物官宣赴港,也赶上了A股上市公司赴港二次上市的大潮。除迈威生物外,年内已有康乐卫士、百利天恒、恒瑞医药等多家生物医药公司官宣赴港IPO。

12月16日,迈威生物股价低开低走。截至收盘,公司股价收于21.19元/股,跌幅为6.65%,总市值约为85亿元。

持续亏损,迈威生物计划赴港二次上市

迈威生物成立于2017年,由青峰医药董事长唐春山创立,2022年1月在科创板上市。

上市近三年后,迈威生物宣布将赴港上市。公司表示,此次赴港上市主要是为了满足经营发展的资金需求、实现公司可持续发展并提升国际化水平。

作为一家创新药企,迈威生物目前共有迈利舒、迈卫健及君迈康三款已上市产品,均为生物类似药。此外,目前公司还拥有12个处于临床至上市许可审评阶段的产品。上述产品适应症覆盖肿瘤、免疫、骨疾病、眼科、血液等领域。

虽然已有产品上市,但目前迈威生物仍未摆脱亏损。2022年、2023年及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分别实现营业收入0.28亿元、1.28亿元、1.41亿元;归母净亏损分别为9.55亿元、10.53亿元、6.94亿元。

迈威生物之所以持续高额亏损,与公司高额的期间费用、研发费用支出相关。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的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分别为1.68亿元、1.59亿元、4.81亿元,高于当期公司的营收水平。

长期亏损下,迈威生物的流动性压力逐渐增加。2022年底,公司的货币资金余额为24.91亿元,短期借款、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余额合计1.22亿元。到了2024年9月末,公司的货币资金余额降至15.64亿元,短期借款、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余额之和增至10.49亿元。

为了满足资金需求,迈威生物多次调增2024年度向金融机构申请的授信及融资额度。今年1月,公司的授信及融资额度为23亿元,到了4月及8月,又先后调增至55亿元、62亿元。

对迈威生物而言,若能成功赴港上市,公司也能取得更多资金用于日常经营及研发。截至12月16日收盘,公司股价收于21.19元/股,总市值约为85亿元。据LiveReport数据,2023年港股IPO公司平均发行比例为14.13%。按当前市值计算,若迈威生物按平均水平发行股票,可募集约12亿元资金。

引入前君实生物首席科学家,迈威生物瞄准国际化

A股上市公司在推进赴港二次上市时,往往会提及国际化一词。此次迈威生物也表示,赴港上市的原因之一是提升公司国际化水平。

作为一家创新药企,迈威生物近年来正在加大力度拓展海外市场。2023年年报显示,公司当年实现境外收入0.69亿元,占公司当年总营收的53.70%。截至2024年10月末,公司已经签署了覆盖海外数十个国家的合作或框架协议,累计里程碑金额1428.5万美元,并将以约定价格进行商业化供货或获得至高两位数的销售分成。

值得注意的是,在迈威生物官宣二次上市的同一天,公司还发布公告称,将聘任HAI WU为公司副总经理,并提名武海为公司董事。

从履历上看,武海在2014年加入君实生物,是君实生物首席科学家及核心技术人员之一,也曾担任公司董事。2023年8月,武海辞去君实生物职务,并于当年11月加入迈威生物,任公司研发总裁。

对于迈威生物而言,引入武海或同样是为了推进国际化进程。迈威生物联合创始人、董事长刘大涛曾表示,武海拥有国际化的视野、丰富的管理经验和卓越的领导力,期待他带领我们的团队持续创新突破,加速推动公司的全球化发展。

此外,在2015年3月至2018年6月,武海还曾担任君实生物的财务总监,而君实生物正是于2018年12月在港股上市。这也意味着武海对于生物医药企业赴港上市的流程较为熟悉。迈威生物此时聘任武海为副总经理、董事,或也是为了更好推进公司在港交所的上市工作。

A股生物医药公司密集赴港

今年以来,A股上市公司赴港上市队伍持续扩容。年内,美的集团、龙蟠科技、顺丰控股三家公司先后登陆港交所。而在美的集团之前,上一家A股上市公司在港上市还要追溯到2023年1月的亿华通。

2024年以来A+H迅速升温,离不开政策方面的支持。

早在今年4月,中国证监会就曾发布5项资本市场对港合作措施,其中之一就是支持内地行业龙头企业赴香港上市。今年10月,香港证监会和港交所发布联合声明,称将优化审批流程时间表。声明称,对于已于A股上市的公司,若符合相应的条件可以按照快速审批时间表进行审批。

在此背景下,A股上市公司赴港二次上市案例明显增多。除已经上市的美的集团、龙蟠科技、顺丰控股外,还有均胜电子、安井食品、盛新锂能、赤峰黄金等公司官宣将赴港上市或已经正式递表港交所。

与此同时,多家生物医药公司也抛出了赴港上市计划。今年1月及7月,康乐卫士、百利天恒先后递表港交所。12月9日,恒瑞医药也官宣将在港交所上市。与迈威生物类似,上述公司也表示将通过赴港上市夯实资金储备、推进国际化业务发展等。

据蓝鲸新闻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君实生物、药明康德、百济神州、白云山等19家生物医药上市公司实现了A、H两地同时上市。但上一家A股上市公司在港上市,还要追溯到2021年的凯莱英。若未来康乐卫士、百利天恒、恒瑞医药、迈威生物等公司的上市进程顺利推进,A+H生物医药公司数量或将突破20家。

声明: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