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热门 ->内容

我国最大规模农业种质资源普查已完成,新搜集农作物种质资源13.9万份

发布时间:2024-12-11 01:26 来源:证券之星 阅读量:11792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李莎 北京报道 农业种质资源是育种创新的物质基础。我国杂交水稻育种率先实现突破,并在世界上持续保持领先优势背后,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国有丰富的野生稻资源,尤其是“野败型”资源的发现和利用。

12月10日,农业农村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全国农业种质资源普查情况。在发布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专家组组长刘旭如是介绍种质资源的重要性。

2021年3月,全国农业种质资源普查工作正式启动,这次普查覆盖了农作物、畜禽、水产养殖资源,还在山西、上海、浙江等11个省份开展了农业微生物的普查,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实施规模最大、覆盖范围最广的全国农业种质资源普查。

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目前全国农业种质资源普查工作已经全面完成。

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司长刘莉华在发布会上表示,这次普查摸清了我国农作物、畜禽、水产养殖种质资源的种类数量、区域分布、特征特性等家底,收集了一大批农业种质资源,抢救性保护了一批濒危资源,成果丰硕。

摸清农业种质资源家底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种质资源做基础,先进的育种技术和保障条件也不可能凭空育出新的优良品种。

刘旭介绍,在这次普查新收集的资源中,粮食作物种质资源6.3万余份,占比45.4%。其中水稻、小麦、玉米、大豆四大作物占比超三成,大豆资源最多,将近一万份,夯实了国家粮食安全的资源基础。

同时,作为“杂粮王国”,这次普查收集到的谷子、高粱、绿豆、豌豆等杂粮杂豆种类多、数量大,为选育出更多更好的粮食作物新品种提供了充足资源材料。

刘旭进一步表示,在农作物方面,通过这次普查,我国收集保存农作物种质资源新增加24个科、166个属、370个种,使我国保存总量达到140个科、681个属、2116个种,物种总数增加21.2%。

在畜禽方面,这次普查查明了33个畜禽种类,1018个品种资源状况,其中地方品种占六成,猪、羊、鸡、鸭、鹅的品种数量均居世界首位。

在水产方面,普查资源涉及海水和淡水物种,包括动物和植物,一共找到857个种质资源,物种和品种数量都居世界第一,首次查清全国水产养殖种质资源底数。

“这些资源对落实大农业观大食物观、选育优异的果菜茶、肉蛋奶、鱼虾蟹等品种,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刘旭说。

刘莉华表示,农业农村部不断加大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体系的建设,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设施先进、管理完善的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体系,成为我国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的“诺亚方舟”。

重新发现“老品种”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气候环境变化,以及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和科技进步等因素影响,品种的更新换代速度不断加快,单产高、品质好、综合性状优良的新品种不断涌现,一些老品种在生产应用中在逐步退出。

老品种即农家种,是社会普遍关注的地方品种,比如京西稻、沁州黄小米、砀山酥梨等。这些品种适应性强、抗逆性好、品质优良,携带大量优异基因。

田间的老品种逐渐减少,但并没有消失。刘旭解释道,这些资源已收入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实行长期战略保存。一旦育种和生产有需要,可以随时调用。

刘旭表示,在这次普查中,地方品种资源抢救性收集保护是重点,普查组对农户种植在田间地头、房前屋后,悬挂在屋檐房梁,珍藏在木柜瓦罐中的农家种进行了全方位的摸排。

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这次普查新收集农作物种质资源13.9万份,其中近九成是地方品种,连同前两次普查收集的资源,一共有30余万份地方品种资源,已经全部汇交到国家的库圃保存。此外,还采取了原位保护和异位保存相结合、传统方法和现代技术并进的措施,开展了抢救性保护,避免得而复失。

“这些珍贵资源我们正在开展鉴定挖掘,接下来还要加强改良创制和开发利用。”刘旭说。

从资源优势到产业优势

种质资源的普查收集只是第一步,核心是要让这些资源发挥作用,将资源优势尽快转化为创新优势、产业优势。

据了解,这次普查以来,目前已有6238份资源应用于育种创新和产业开发,其中1889份资源用于新品种培育,3919份资源开发为知名的“土特产”产品,430份资源打造成地理标志产品。

刘旭表示,接下来有三方面工作需要抓紧进行。

一是加快资源的鉴定和挖掘。当前国家库保存资源的规模化基因型鉴定和表型鉴定工作正在系统推进,已鉴定挖掘出一批高油高产的大豆、耐密高产和抗旱宜机收玉米、短生育期的油菜、抗赤霉病高产小麦等优异资源,并全部分发用于育种创新。此外,还将联合省级种质资源库、科研院所、种业企业,构建全国统筹、央地协同、科企合作的鉴定评价体系,把更多资源纳入鉴定挖掘范围。

二是强化资源改良和创制。目前保存的资源多为传统地方品种和野生近缘种,携带有丰富的优异性状和基因资源,但多数为异质性群体,遗传累赘比较多,很难直接用于育种,需要进行改良转化。今年种质资源改良计划已启动实施,从最紧迫的玉米种质资源改良创新入手,先行先试,着力破解种质资源不足的困境。下一步,将逐步向大豆、油菜等重要的农作物延伸推广。

三是推动资源的共享和利用。目前每年约向社会分发共享种质资源超10万份次,服务育种单位和企业超2000余家,还制定出台种质资源共享利用办法,先后发布了两批可供利用的种质资源目录,首次公开推介了一批耐盐碱的种质资源。目前资源登记工作正在开展,鼓励企业、科研单位、高等院校、社会组织,个人登记其保存的资源信息。

刘莉华表示,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进一步加强种质资源收集保护,加快资源精准鉴定,强化资源改良创制,推进资源共享利用,切实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产业优势。

声明: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