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畜禽饲用豆粕减量替代和低蛋白日粮技术》正式出版。对于大力推行饲用豆粕减量替代以及低蛋白日粮配制和饲喂技术,促进我国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长期以来,豆粕能在全世界得到广泛应用,主要由于西方国家营养标准中将豆粕与玉米共同构成现代饲料配方中最主要的成分。由于人口庞大、人均耕地面积小、种源条件限制等多方面原因,导致我国大豆的种植成本和产量与其他国家相差明显。
“秉持着‘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目标意识,肩负起‘科研助力农业强国’的责任担当,农业科研人员以实际行动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让科研成果在农业强国建设的征程中落地开花。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谯仕彦在接受人民网采访时说。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谯仕彦在会议上发言。 人民网 唐佳摄
攻减抗
阆山阆水,人杰地灵。上世纪80年代初,18岁的谯仕彦从四川阆中小村走出,开启求学之路。
“1987年,我从中国农业大学兽医系兽医专业毕业,并留校工作。”谯仕彦回忆道,彼时我国饲料产业刚刚兴起,自己意识到饲料产业发展的契机,便决定从事相关的研究工作,“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科,和我本科所学兽医学关系密切,所以就报考了这个专业。”
据悉,上世纪80年代末,欧洲多个国家先后禁止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并且此后这种做法在西方许多国家愈发普遍。
“当时,我的老师李德发学成归国,他以杨胜教授单胃动物营养实验室为基础,带领团队持续开展饲料资源高效利用的基础理论研究以及应用技术研发工作,这给了我很多启发。”谯仕彦回忆说,耐药性的基因传递是全球最大、最突出的公共安全卫生之一,这是饲料研究未来的主要趋势之一。
2000年,国家饲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立。谯仕彦及其团队在此致力于研究饲用抗生素替代技术和产品,减少畜禽疾病治疗用抗生素使用量,是他工作以来的主要研究项目。为我国2020年畜禽饲料全面禁抗提供了重要技术和产品支撑。虽饲料中不再使用抗生素,但动物治疗时仍要使用,如何在保障动物养好,肉蛋奶产量、质量不受影响的前提下减少抗生素用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饲料科学的研究应用性很强,要将国家需求作为主导性的指引,以此推动各项研究工作有序且有针对性地落实。”他表示,饲料全面禁抗后,治疗减抗的工作,任重而道远。
破瓶颈
饲料禁抗后,饲料减粮成了当前动物营养领域极为重要的一项内容。
“我国是养殖业大国。养殖动物主要是为获取动物蛋白,当前其在我国居民整体蛋白摄食中占比较大,而生产足量动物蛋白需要相应数量的饲料。”谯仕彦表示,随着我国规模化养殖量越来越大,饲料粮对谷物和以豆粕为主的蛋白质饲料用量也越来越大,“大豆供需的严重失衡,制约我国对大豆的国际定价权,还可能会影响我国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正是看到了我国大豆严重依赖进口的“卡脖子”问题,自2005年起,谯仕彦与团队将主要研究方向从降低大豆抗营养因子研究转为低蛋白日粮技术研究。谯仕彦介绍说,当玉米和豆粕供应不足、价格过高时,小麦等其他谷物可替代部分玉米,其他杂粕可替代部分豆粕在饲料中使用。
“肉类消费刚性增长,养殖业压力空前,倒逼着团队建立适合国情的低蛋白低豆粕多元化饲料配方,运用现代动物营养学成果,挖掘、循环利用国内丰富资源,降低国家粮食安全风险,助力养殖业节本增效。 ”他说。
“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目标意识及“科研助力农业强国”的责任担当,谯仕彦和团队通过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和积累,成功突破了该技术的核心瓶颈,从根本上降低了我国畜禽日粮对进口大豆的依赖。
育人才
“我是从农村走出来的,当时只觉能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便已心满意足,未曾想能够在动物营养领域做这么多年研究。”谯仕彦表示,自己在此过程中的转变和不断前行,离不开诸多的机遇以及前辈的引导。
“人才在于发现和培养。”如何在科研工作中有效进行人才培养,谯仕彦表示,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作为老师应首先判断他是什么样的人才,再进行相关的教育工作。需付出大量时间、精力,多接触、了解学生。
“比如,有的学生适合搞原创性研究,有的学生适合搞应用研究,慢慢发现他们擅长做什么、兴趣点在哪里,才能更好地让学生适应科研工作。”他表示,要让学生了解科研工作的意义何在,消除学生的迷茫,让他们感受到科研工作创新的重要性;同时,要让学生深入畜牧业一线,去现场、去实地,以此更加明确自己的科研目标,从而对科研工作产生兴趣。
“青年学子要强健身心,不断学习、敢于提问、勇于创新。同时,树立‘目标意识’与‘创新意识’,围绕‘四个面向’确立科研目标。”谯仕彦寄语青年学子,珍惜伟大时代机遇,发挥青年优势,以实际行动助力我国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农业科技自立自强。
谯仕彦表示,在今后的教育工作当中,要紧密对接满足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人才培养需求,做到因材施教,分类培养。
声明: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