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高慧超 实习生叶雅伊 广州报道
随着国家综合实力的持续上升以及中国纪录片制作水平的提升,中国纪录片迎来了“出海窗口期”。
11月22日,广东普星达文化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刚在2024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投资大会文化出海专场上做了《中国文化之纪实视听内容出海》的分享,他提到,2022年中国纪录片海外搜索数相比2010年已增长了20倍,其中中国纪录片出口东南亚增速尤快,纪录片出海已到了“风口期”。
数据显示,2010年起,中国纪录片海外热度开始上升,2015年中国纪录片海外搜索迎来小高峰,如今更是快速增长。从内容上看,中国出海纪录片主题主要聚焦在传统文化和经济建设上,与国际市场需求一致。
陈刚说,以《国家公园:野生动物王国》为例,境外落地播出超300轮次,海外发行覆盖120个国家和地区,同样的例子还有《超级工程》《柴米油盐之上》等。其中《柴米油盐之上》分集还获得了芝加哥独立电影节最佳纪录短片奖,在海外影响力非常大。
“虽然增速可观,但是中国纪录片整体出口量仍然较小,市场潜力巨大。”陈刚说,为推动文化出海,我国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影视出海,包括《“十四五”中国电影发展规划》 《关于推进对外文化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2022)》等,可以说,中国纪录片出口已经迎来一个比较好的风口期。
其中中外合拍是目前中国纪录片出海很重要的方式,《柴米油盐之上》就采用了中外合拍模式,同样的还有《国家公园》《我们诞生在中国》等,它们在海外播放量都在千万级以上。
不过,要推动中国纪录片进一步走出去,陈刚认为还存在四方面挑战:一是海外观众认知局限,海外市场对中国纪录片需求多限于猎奇,真正深入了解主流文化的需求较少;二是内容创作国际适应性较弱,国产纪录片适合国际传播题材少,导演和制片人内容创作需加强市场化导向,理解国外观众和海外市场;三是市场产业机制不完善,国内纪录片产业仍没有形成成熟的交易机制,生产、制作和传播等各环节都没有真正与国际流行标准接轨,国际流通性不强;四是缺乏有效的评估标准和体系,对于纪录片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的流通和传播效果,缺乏有效的评估标准和体系。
“为了能助力解决以上问题,我们在纪实视听内容出海推广方面做了一些实践探索。”陈刚说,2020年,企业自投、自建、自营了全国首家以纪实内容为主的产业园:广州数字纪实视听产业园,聚集高校、平台、制作机构等资源,通过创投、选片、参加节展、展映等方式,致力打造成为纪实文化产业生态和“全龄化”公共文化服务运营平台。
声明: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