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碱地,一笔“沉睡”的耕地财富。
从新疆乌鲁木齐出发,上海证券报记者朝着西南方向一路前行。铁路两旁的戈壁滩上泛起的白色盐渍,说明这里的土地盐碱化程度不低。而在这片土地上,一场围绕“荒地”变“良田”的技术革新,正在落地、生根、发芽。
近日,在位于新疆和硕县新塔热乡的300亩冬小麦试验田里,成熟的冬小麦金黄饱满,微风拂过,麦浪翻滚。在金黄色的麦田中,收割机来回穿梭。经抽样测产,这块撂荒地通过3个月的技术改良,冬小麦亩产达到656公斤,超过周边耕地冬小麦亩产平均水平。而在一年前,这里还是一片白花花的盐碱地。
“盐碱地改良是一个从无到有、从0变1的过程,更是一场历史性的变革。”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副所长傅向东说。
昔日盐碱地“变”高产田
在和硕县新塔热乡,笔直的田埂向远处延伸,一阵清风吹过饱满的冬小麦,激起层层麦浪。走在田间,田埂上还泛着白花花的“碱疙瘩”。当地居民马德勇招呼记者蹲下,谈起这片盐碱地的变化:“这块地撂荒了10多年,以前农民是不敢耕种的,种多少亏多少。”马德勇指了指身后还未改良的盐碱地说,当地没有其他产业,居民都以种地为生,靠天吃饭。
和硕县位于天山南麓,是巴州东大门,素有“龙驹之乡”的美称。得益于充足的光热资源,当地十分适宜葡萄、辣椒、番茄等蔬菜瓜果的生长,是发展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绝佳之地。但由于这里是古地中海海退后形成的,地层里含有盐分,当盐随着冰雪融水被带到平原区时,水分蒸发,留下了盐,形成了大面积的盐碱地。
据统计,和硕县有100多万亩盐碱地,全年降雨量仅70至80毫米,由此也导致当地土壤结构复杂,土径小、密度大,易形成板结层和黏土不透水层。当地居民马济民在戈壁滩长大,据他回忆,以前当地种植户普遍采用大水漫灌方式,用水压碱,但时间一长,极易返盐,导致农作物死亡率高,“更何况我们用水十分紧张,也用不起,一年到头水都不够用,这些都给我们种植户的耕作造成很大困难”。
然而,最近测产,这片地丰收了——试验田里的300亩冬小麦亩产达到656公斤。
盐碱地是如何“变身”丰产田的?马济民指着作物根部说,因为有了“秘密武器”。
马济民口中的“秘密武器”是一种新型土地改良剂,在灌溉小麦田时,把一定量的新型土地改良剂添加到水中,就会产生1+1gt;2的效果,不但可以减少用水量,还能改良盐碱地,让小麦长得更好、产量更高。
“实现丰产,关键是降低土壤的盐碱值。”浮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技术总监柴晨睿介绍称,先将盐碱地进行平整,然后在灌溉时把药剂渗透到土壤中,通过改良土壤的团粒结构使盐水更容易到达土壤深处,让盐分更充分地渗入到地下,促进盐与沙子结合生成不易溶于水的硅酸盐,便可以将盐牢牢“锁”在土壤深处,避免盐碱化反复。
“技术+资本”冲击难啃的“硬骨头”
在试验田,记者看到,不少地块里竖立着“已改良组”“未改良组”的显示牌,牌子上详细记录着该地块的pH值、水溶性全盐量、种植作物、种植时间。
“标注‘已改良组’的地块是我们与科研机构正在合作开展的试验区域。盐碱地改良这个话题,听起来像是老调重弹,但今天这个‘老调’我们弹出了‘新篇’。”浮石科技董事长金建勇说。
早在5年前,金建勇就开始关注我国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问题,并带领团队广泛考察和研究了海外同类成功项目。此后,该团队结合中国盐碱地情况,再综合借鉴和引进国际先进的改造技术,通过引进、吸收、改良、迭代四个阶段,并在不同地区的盐碱地改良试验基础上,连续不断进行种植实践。
2023年6月,金建勇先后找到新疆国企中新建农牧集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科研机构,共同承担了和硕县2000亩盐碱地改良项目。“我们仅花了3个月时间改良,就让这块300亩盐碱地能成功种下冬小麦。”金建勇说。
“通常来说,土壤中含盐量0.5%到1.0%为重度盐碱地,而和硕县新塔热乡这块试验田的含盐量达到3%,治理难度较高。”柴晨睿表示,经过治理,重盐碱地块土壤含盐量降至0.3%。
“‘盐碱化’是个笼统的说法,更确切的表述应该是‘盐渍化’。”傅向东解释称,重度盐渍化也称盐碱化,一般植物是无法生长的,在轻度和中度盐渍化土地上,虽然植物可以生长,但长势会受到抑制,“在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过程中,现在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也就是中重度盐碱地的改造。”
傅向东认为,目前新疆盐碱地改良面临两个问题:一是如何在尽可能少投入人力、物力的基础上,长效消盐;二是在育种研究中,如何培育适合盐碱地种植的品种。
“盐碱地治理的关键在于盐去哪里。”傅向东表示,新疆整体缺水,传统“灌排洗盐”的物理方法无法达到高效和长效治理盐碱地的效果。
“传统大水漫灌法可以把盐分淋洗到深层土壤中,但是没法把盐排出土壤,在蒸腾作用下,含盐的水会被重新带到土壤表面。水蒸发后,盐又会在土壤表层富集,从而导致每年需要大量水来压盐。”柴晨睿说。
“和硕县2000亩盐碱地改良通过调节土壤中的离子平衡,促进硫化盐及硫酸根盐类的生成,同时结合耐盐碱作物的种植,共同推动盐碱地生产力的显著提升。”中国工程院院士、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吴丰昌说,这次改良在技术层面实现了重大突破。
寻找盐碱地里的“丰收密码”
聚焦唤醒盐碱地“沉睡”后备耕地资源,稳产增产根本出路在于科技创新。对抗土壤板结、盐碱化,找到盐碱地里的“丰收密码”,和硕县2000亩盐碱地改良项目正是在农业领域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有益实践。
在傅向东看来,中国盐碱地的类型多、面积大,要根据当地的土壤环境、气候环境、水文环境来因地制宜地提出改良方案,将共性技术、创新型技术、颠覆性技术三者集成,通过定点实验来验证是否能够复制推广,从而实现创新突破。
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教授黄祖辉表示,农业产业区域差异性和不平衡性尤为明显,一方面,要从地区的资源禀赋条件、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农业比较优势和新质生产力的基础条件出发,通过科学评估,确定新质生产力培育与发展的领域、重点和突破口;另一方面,要制定地区农业新质生产力培育与发展的行动计划,区分轻重缓急、突出重点、有序推进。
“我们通过科技创新方式,让土壤达到最佳的结构状态团粒结构,在保持流通、调节水分空气、协调保肥供肥、稳定土壤温度、利于作物根系伸展上都有更好的效果。同时,还能有效杀灭土壤中的有害菌群,从而促进作物的持续健康生长,大大提高土壤肥力,减少农药和化肥用量。”柴晨睿说。
“治理盐碱地,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用养结合。”金建勇表示,“未来,在土地改良后的种植上,我们将紧密依靠中国科学院的支持,培育适合在盐碱地生长的农作物,让盐碱地发挥大作用。”
在202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详细地规划了盐碱地治理的全国方案。作为典型的内陆盐渍区,新疆无疑是这场伟大行动的主要实践场。此次和硕县新塔热乡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实践为全国盐碱地防治提供了重要参考。
“让更多的盐碱地成为丰产田,这是我们农民的盼望!”临别时,马济民向记者道出了心声。
声明: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