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热门 ->内容

新民艺评丨看见的不仅仅是机器人,还有我们自己——评机器人戏剧《巨物之城》

发布时间:2024-06-05 15:13 来源:东方网 阅读量:5279   

机器人一词,源于二十世纪20年代初捷克剧作家恰佩克创作的剧本《罗素姆万能机器人》。戏剧是一门古老的艺术,而它早在一百年前即为世界贡献了最前沿的词汇。仅凭这一点,就不得不令人惊叹戏剧的无限想象力和创造力。

2014年,我国把机器人行业中的一个重要奖项以恰佩克的名字命名,一名戏剧家同一个高度智能的领域紧密相连,也算是一段传奇了。机器人的概念被戏剧所首创,而今天在新质生产力的推动下,机器人走进戏剧演出的时代也开始到来。

在上海戏剧学院昌林路校区,机器人戏剧《巨物之城》近期进行了一轮试演。这是一部来自实验室的作品,由上海戏剧学院建设的数字演艺集成创新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上海理工大学机器智能研究院联合制作。两所高校实验室的“科艺融合”,使TIAGo、移动双臂机器人、仿生机器人等一批智能机器人,成为了剧中的“角色”,其中不乏恰佩克当年设想的人形机器人。随着剧情的推进,机器人角色分别显示出不同的个性,机械展开的每一次举手投足,仿佛成为他们各自情感和性情的投射。

与机器人同台演出的,是两名真人演员。主人公阿泰是人类中的一员,为了把患病的阿泰从死亡的边缘拯救回来,母亲林如梦博士通过脑机接口技术,对他的躯体进行了改造。阿泰活了下来,但也为自己的不断“机械化”而备受煎熬,深陷痛苦之中。为此,他主动接受了一场删除记忆的手术,从而远离了母亲和自己的过去。

记忆是什么?记忆不是计算机程序保存的完全数据化的精确记录。记忆时常与“事实”存在偏差,因为它不是事实的简单复制,往往交织着梦境、幻想与某一时刻的情感与意志,所以它并不准确,更无法称之为精确。但是,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有一段段的记忆,而不是一段段的“记录”。

删除了记忆而仅仅保留着某些记忆残片的阿泰,终于想找回失去的记忆了。当他来到母亲生活过的“巨物之城”后,发现像他这样的机械化改造人在这里已比比皆是,他们几乎都是脑机接口技术发展成熟后,通过人造躯体或脏器活下来的。然而,这一技术的发明者林如梦却拒绝了机械器官的移植,以自然的方式平静地告别了世界。

巨物之城是人机共处的世界,这里的人已或多或少“机械化”,因为只有这种方式才能抗拒人类脏器不可逆的衰竭,更长久地活下去。当脑机接口技术在当下获得突破的情形下,《巨物之城》所描绘的场景看来已并不太遥远。那么,在这样的未来世界里,人何以自处,何以与机器人相处,何以面对自身某种程度的被机器?《巨物之城》至少给出了两点思考。一是珍惜记忆,记忆不是智能的产物,而是情感的产物,记忆绝不仅仅是一幕幕场景的再现或是一个个事件的复述,它更是家人、朋友在自己生命中留下的印记及信息。与恰佩克所忧患的机器人将“控制”人类所不同的是,《巨物之城》中的机器人倒是能让人类反证不少自己身上宝贵的东西。比如,机器人也有自己珍藏的记忆,那款最古早的机器人就一直记得同主人一起打麻将的情景,直至其宣告报废。二是遵从自然。林如梦放弃机械器官移植,其实也是在表明,生命的宝贵还是在于它的有限性。机器人正常被报废,人类正常面对死亡,这应当还是未来无数“巨物之城”的运行法则,尽管技术的发展已使他们有了更多挑战自然规律的资本。

在上海加快亚洲演艺之都建设的进程中,我们需要有一批像《巨物之城》这样来自实验室的演艺作品,使这座城市更具有别样的演艺图景。建在上海戏剧学院的数字演艺集成创新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应当成为新型演艺作品的首创首发地之一。在实验室里孵化出的带有探索性且关注未来的作品,能否通过有效的运营更多进入市场?关于这一点,同样值得我们拭目以待。

声明: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