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热门 ->内容

专访金融监管总局广东监管局黄海晖:引导保险业由“损失补偿者”向“风险管理

发布时间:2024-06-04 22:41 来源:证券之星 阅读量:19808   

面对近年来频发的极端天气、自然灾害,保险业一直是冲在防灾减损第一线的“尖兵”。

在此背景下,风险减量服务作为保险业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之一,对于提高社会抗风险能力、降低社会风险成本具有积极作用。

2023年1月,原中国银保监会印发《关于财产保险业积极开展风险减量服务的意见》提出,财产保险业要深刻认识和把握开展风险减量服务的重要意义,坚持回归保险本源,始终以服务人民群众和经济社会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依法合规服务底线,统筹谋划,不断提升风险减量服务水平。

广东地处沿海,系我国受台风、风暴潮影响最严重的省份之一,自然灾害频发。广东亦是保险大省,广东保险业总资产、保费收入、赔付支出等多项保险指标稳居全国第一,巨灾指数保险模式等多项创举走在全国前列。

当前,在倡导“防赔结合,以防为先”经营理念下,广东如何着力构建“保防救赔”一体化服务体系?如何引导财险公司加强科技创新,推动保险由“损失补偿者”向“风险管理者”的角色转变?

围绕上述话题,日前,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广东监管局党委委员、二级巡视员黄海晖接受了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专访。

结合广东实践优化风险减量服务

南方财经:近年来,广东监管局围绕优化风险减量服务做了哪些工作,取得哪些成效?

黄海晖:近年来,广东监管局积极贯彻落实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关于财产保险业积极开展风险减量服务的意见》,倡导“防赔结合,以防为先”经营理念,着力构建“保防救赔”一体化服务体系。

在农业保险领域,积极推广防灾减损试点,将风险减量服务嵌入农业生产全过程,广东辖内各保险机构累计开办防灾减损试点超百个,2023年投入防灾减损费用1.45亿元,助力实现降本增效6.68亿元,产生水稻“防灾减损服务中心”、水产养殖“e检站”“云鱼塘”等一批示范项目。

在车险领域,联合交通运输部门,为全省22万多辆重型货车安装智能监控装置,有效规范驾驶行为,压降事故风险。

在安全生产领域,依托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协助企业开展日常风险隐患排查和事故预防服务。2023年,累计投入事故预防服务费用1600万元,为1.5万家企业开展事故预防服务3.29万次,排查安全生产和汛期风险隐患1.1万个,提出整改建议6300余次。

在重大自然灾害应对方面,针对汛期强降雨、台风等多发灾害,建立灾前预警及风险排查、灾中救援、灾后快赔工作机制,探索建立行业大灾救助互认制度。持续绘制发布车险、农险汛期风险地图。结合气象及保险理赔历史数据,分析洪涝、台风等汛期主要灾害的发生概率及时空分布,梳理出高风险区域,针对性进行风险提示和协助采取防御措施。出台全国首个农业保险大灾预赔付操作指引,着力提升农业保险赔付效率,更好支持农业灾后复产。

南方财经:风险减量的作用不易量化,对其评价也有一定难度。如何制定风险减量管理及服务评价指标体系和定性评价标准,完善财险行业风险减量管理评价体系?

黄海晖:风险减量服务是商业保险风险管理职能的重要部分,但体系化的推动是近年来才提出来的,仍处于起步阶段。搭建风险减量管理服务评价指标体系,需要在充分的实践探索中不断总结完善。

从广东的实践看,针对不同领域,风险减量服务的评价有不同的推进路径。在农业保险领域,监管部门指导广东省保险行业协会印发了《广东农业保险防灾减损工作指引》,推动建立体系化、常态化的农业保险风险减量服务体系,并明确保险机构防灾减损费用投入原则上不低于年度保费收入的1.5%。

广东监管局联合广东省财政厅、农业农村厅、林业局印发的《广东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实施方案》明确“在合适领域大力推广农业保险防灾减损试点,探索建立农险防灾减损投入、量化评价、效果评估机制。”目前,辖内保险机构已初步建立了农业保险防灾减损费用、人力资源投入和助力农业生产降本增效提质的相关指标,后续将逐步完善。

在安全生产领域,近日,广东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印发了由我局联合省应急厅起草的《广东省安全生产责任保险事故预防技术服务第三方评估工作指引》,建立安责险事故预防服务评估指标体系,全面考察保险机构安责险事故预防服务能力、资源投入和服务质效。

南方财经:广东监管局将如何引导财险公司加强科技创新,对保险产品、业务流程等进行改造,提升风险管理与风险减量能力?

黄海晖:广东监管局认真贯彻落实原中国银保监会《关于推动银行业和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推动财产保险专业化、精细化、集约化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文件精神,印发《加快非车险高质量发展推动广东财产保险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鼓励财产保险公司产品创新、服务创新、风控创新,激发市场创新活力。

在保险产品创新方面,鼓励保险公司将风险减量、事故预防等作为增值服务,列入保险合同,规范服务流程、频次。同时,加强保险产品备案管理,对保障功能不足、“赚噱头”、伪创新的保险产品不予备案;支持省保险行业协会制定财政补贴农业保险险种示范条款;定期组织对地方特色农业保险产品进行清理修订。

在服务流程方面,支持保险公司加快科技创新与风险减量服务融合,广泛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卫星遥感、物联网等科技手段,压缩服务时空距离,优化服务模式,降低服务成本,提升服务质效。

“保险+期货”累计提供风险保障136亿元

南方财经:“保险+期货”连续8年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近年来,该模式在广东省内也不断拓宽试点覆盖面,目前该模式在广东发展情况如何?呈现哪些趋势?

黄海晖:近年来,辖内各保险机构积极开展“保险+期货”试点,在转移农产品市场风险、对冲价格波动、满足农户避险需求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2023年以来,辖内各保险机构累计开办“保险+期货”项目近300个,涉及生猪、鸡蛋、橡胶、饲料成本等多个品种,提供风险保障136亿元,支付保险赔款4.58亿元。

近年来,该模式在广东省内发展呈现出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方面是“保险+期货”试点规模逐步扩大。广东“保险+期货”试点于2017年起步,试点项目逐年增加,业务规模逐步扩大。其中,生猪价格、猪饲料“保险+期货”项目数量、保费规模、提供风险保障、赔款金额占比均超过三分之二,是“保险+期货”试点的主力军。

另一方面是“保险+期货”试点品种逐步增加。除生猪、猪饲料价格等传统项目外,目前广东“保险+期货”试点先后新增开办了白糖、甘蔗、鸡蛋、天然橡胶、鱼饲料、鸡饲料等多个品种。与此同时,试点项目与我省农产品生产消费特点匹配度不高,有待立足区域禀赋进一步挖潜。

此外,保险机构参与积极性显著提升。近年来,辖内保险机构积极参与“保险+期货”试点,并将其作为农业保险由保自然灾害向保价格、保收入升级的重要途径,部分保险机构建立“保险+期货”专门团队,加大资源投入,加强创新研究,积极参与试点工作。与此同时,辖内的“保险+期货”试点项目多为传统的价格类保障项目,收入类项目,“保险+期货+订单农业”等项目偏少。

下一步,需进一步丰富业务模式,更好发挥保险保障功能,有效调动农户、农业企业参与积极性,在满足多层次的风险保障需求的基础上,做好保险业自身风险的管控,这样才能行稳致远。

南方财经:广东拥有多种岭南特色农产品,但相应的农产品期货期权种类较少。你认为要如何丰富农产品期货期权品种、创新“保险+期货+N”模式,降低“保险+期货”的整体成本?

黄海晖:农产品期货期权品种受农产品特性、价格敏感度、交易量等多种因素影响,广东岭南特色农产品种类多,支持特色农产品期货期权上市很有必要。

从加大“保险+期货”产品服务创新上看,一是要完善合作模式,明确“保险+期货”的功能定位,建立完善结算、交割、财务和税务等制度,建立透明公开的期权合约价格发布机制,探索多元化的风险分散机制。鼓励“保险+期货+N”模式创新,延伸服务链条,满足农产品生产销售全流程、多层次保障需求,更好支持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

二是要强化监管,规范业务经营。规范“保险+期货”产品设计、交易规则、费率报价、财务会计结算,理顺操作流程,维护参保农户合法权益,有效防范业务风险,营造审慎经营和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三是要提高保险机构业务经营风险管理能力。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强化“保险+期货”风险转移技术能力,建立风险隔离机制,提高保险机构风险管控和处置能力。

高质量监管助推保险服务高质量发展

南方财经: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印发《关于推动绿色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广东监管局在促进绿色保险发展方面取得哪些成效?未来要如何把更多保险资源用于绿色低碳领域?

黄海晖:广东监管局积极贯彻落实金融监管总局部署,大力引导辖内银行保险机构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提升绿色金融服务质效,擦亮绿美广东鲜明底色。

在强化政策支持方面,广东监管局于2022年率先印发《关于推进广东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发展的指导意见》,建立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金融服务体系,探索构建绿色保险统计监测体系。联合广东省住建厅等印发《关于加快推动绿色建筑产业与绿色金融协同发展的通知》,配合出台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无废城市”建设试点等多个政策文件,助力广东经济社会绿色转型发展。

在支持保险机构绿色保险创新、提升产品研发及风险保障能力方面,广东监管局联合省林业局、财政厅在辖内78个县区开展野生动物致害保险试点;推广古树名木管护保险,2023年为全省2.65万株古树名木提供5.54亿元风险保障。鼓励发展林木碳汇价值保险、碳交易保险、可再生能源保险、绿色建筑保险。

此外,广东监管局还支持保险行业协会、保险公司加强与绿色产业信息交流共享,提升绿色保险服务精准度。引导保险资金投资绿色经济发展领域。推广普及电子保单,引导行业向绿色、低碳、高效、循环的作业模式转型。

下一步,广东监管局将深入贯彻落实总局《指导意见》精神,持续引导保险机构积极探索绿色保险产品及服务创新,力争实现绿色保险保费增速不低于财险行业平均水平。一方面构建多元化绿色产品供给体系,推动传统绿色保险提质扩面。引导保险公司创新培育绿色保险特色产品,以专业化供给引导专业化需求,扩大绿色保险风险保障范围。

另一方面,打造多维度绿色服务支撑体系。鼓励保险公司立足保险保障本源,运用新技术和智能手段,对承保项目进行风险监测和量化分析,及时开展事故预防和风险隐患排查,从源头降低环境风险损失,主动参与社会与环境风险管理。

南方财经:下一步,广东财险业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还将聚焦哪些领域?有何工作规划?

黄海晖:接下来,广东监管局将全面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按照金融监管总局工作部署,以高质量监管助推财险业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主要聚焦于以下方面:

聚焦服务重大战略实施。引导财产保险业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等,探索提供重点项目一揽子风险管理服务。积极落实广东省委、省政府“制造业当家”、“百千万工程”、绿美广东、海洋牧场建设等具体部署,不断拓宽保险服务的广度和深度。

聚焦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持续推动发展科技保险,绿色保险、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导保险公司在清洁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低碳技术等多领域多层次开展绿色保险业务。积极发展普惠保险,丰富对中小微企业和新市民等人群的保险供给。稳步发展康养保险,丰富银发经济相关领域保险产品和服务。引导保险公司加大科技投入,加快推动财险业数字化转型。

聚焦安全生产、重大自然灾害应对,稳步构建完善“保防救赔”一体化体系,持续夯实风险减量服务基础,提升保险服务质效,更好发挥保险业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作用。

声明: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