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和托育工作,关系到社会“最柔软群体”的成长,也备受幼儿家长的牵挂。周亚明表示,2024年,上海将有130所左右的幼儿园成为高质量建设园,来更好实现“幼有善育”的目标。
2023年,上海启动全面建设高质量幼儿园工作,全市有98所幼儿园成为首批高质量建设园。一年来,各区政府积极落实建设工作方案,重点关注新建幼儿园、薄弱幼儿园的发展。在人口导入区、聚居区新建、改扩建幼儿园,逐渐改善薄弱园的办园条件,促进区内优质资源发挥示范辐射作用和优秀教师的柔性流动。与此同时,上海组建了一支由高校专家、教科研人员、优质园园长和学前集团理事长组成的市级指导队伍,开展定点下沉指导;组织“梦想改造园”活动,引导幼儿园改造空间、优化环境。
针对今年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新增3000个公办幼儿园托班托额、7000个社区托育托额”,周亚明表示,做好3岁以下幼儿托育服务工作,必须有一支富有爱心、师德高尚、专业精进的教师和保育人员队伍。上海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保障这支队伍的质量:首先是严格准入标准。在《上海市学前教育与托育服务条例》中,详细规定了保教人员的资质、从业标准和禁业要求,尤其是将师德师风放在首位。所有保教人员必须持有教师资格证或保育员、育婴员职业资格证。
其次是规范日常培训。市教委和各区教育局组织职前职后研训,幼儿园托班和宝宝屋保教人员必须经过幼儿卫生保健、膳食营养、运动健康等专业知识的全方位培训后才能上岗。
最后是提升专业素养。上海成立了53个市级保育带头人工作室,带领全市各园所和宝宝屋,精心研究3岁以下幼儿照护,比如怎么让孩子在户外活动的时候及时补充水分、如何照顾刚进托班的宝宝如厕、怎样判断孩子发育是否正常等。
在社区托育服务方面,周亚明介绍,截至2023年底,全市约有60%的街镇设置了240家社区托育“宝宝屋”,提供约2.5万个托额,为1-3岁的幼儿家庭提供家门口的计时、临时托服务,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目前,已设置的社区托育“宝宝屋”具备场所的嵌入性、预约的便捷性、内容的灵活性、管理的严格性等特点。
声明: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