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成交是比之前多了一些”,楼市新政落地后,北京迎来了第一个小长假,北京链家中介林胜怡告诉时代财经,虽然“五一”期间许多客户选择出游,但楼市成交却没有那么差。
根据中指研究院,今年“五一”期间,北京新房日均成交0.3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9%。由于去年“五一”假期包含4月最后两天,月末项目网签量较高,若剔除这一因素,与去年“五一”后三天(5月1日至3日)日均成交相比,北京新房日均成交面积同比增长450%。
“而且最近成交价格也没有那么离谱了,之前基本都是以价换量”,林胜怡说道。
时代财经了解到,4月下旬以来,北京楼市迎来两份“大礼包”。4月23日起,北京取消“离婚限贷”,降低相关群体的首付比例和购房成本;5月1日起,在北京已拥有住房达到限购套数、符合条件的居民家庭或单身人士,可以在五环外增购1套住房。
“五一”小长假是楼市传统的营销节点,除了北京,还有长沙、成都、天津等主要城市赶在假期到来之前全域取消限购或调整限购政策。中指研究院指数研究部总经理曹晶晶表示,“部分城市在政策优化及项目促销带动下,新房项目到访量较之前有所增加”。
不过,调整限购是近两年的政策趋势,2022年底至今,全国已有22个主要城市全域取消限购,但当新政的“甜蜜期”过去,楼市又重归平静。
图源:图虫创意
北京、成都新房成交上扬
今年“五一”期间,重点城市新房市场整体成交情况相较去年同期逊色不少。
中指研究院的数据显示,今年“五一”期间,22个代表城市新房日均成交8.3万平方米,同比去年下降47%,仅恢复至2019年假期水平的七成左右。
如果剔除去年“五一”假期头两天属于4月末,项目网签量较高的影响,与去年“五一”后三天日均成交面积相比,22个代表城市新房日均成交面积同比降幅收窄,但仍然下降6%。
诸葛找房研究院在报告中指出,今年“五一”期间,重点12城新建商品住宅成交2123套,日均成交425套,总成交量跌至近五年的最低水平。时代财经了解到,2020年至2023年,重点12城“五一”期间成交套数分别为6166套、9512套、3680套、4434套。
今年“五一”楼市整体成色不足,但不乏表现相对亮眼的城市。中指研究院和诸葛研究院的数据显示,今年“五一”仅有北京、成都、济南和岳阳等城市新房成交表现好于去年,其中,北京日均成交面积同比增长19%,济南同比增长249%,岳阳同比增长210%,而成都的总成交套数则同比增长了40.91%。
二手房整体成交走势与新房一致,整体成交数据仍在下降。根据诸葛研究院,今年“五一”期间,北京、深圳、青岛、苏州、无锡、佛山等重点6城二手住宅成交421套,同比去年下降46.51%。
此外,重点城市涨跌个数参半,深圳、青岛、苏州等三个城市成交套数相比去年同期有所增多,北京、无锡、佛山则不及去年,其中北京降幅最为显著,由去年360套下降约8成至55套。诸葛找房研究院认为,今年“五一”期间北京二手房成交套数同比下降或受到新房分流等因素的影响。
旅游比买房更有吸引力
降价或新政是热点城市成交量增长的关键原因。
以北京为例,其在4月的最后十天先后落地取消离婚限贷政策、调整五环外限购政策。与此同时,房企紧抓营销节点,推出一系列促销活动,以来访有礼、成交有礼、特价房、折扣优惠等促销活动为主。
中指研究院指出,今年“五一”期间,北京五环外多个新房售楼处到访量明显增多,典型楼盘整体到访量增加20%左右。不过,从区域和项目来看,整体分化依然比较明显,顺义、昌平等具备一定客户支撑度的区域,市场活跃度相对更高,客户到访量增加更为明显。
政策落地后,刚性需求加速入市,助推楼市企稳向好。
据中原地产统计,截至5月6日,全国29个大城市中,仅剩7个未全域取消限购政策,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天津和西安,另外22个城市是在2022年底开始陆续“解限”,但从这些先行城市的经验来看,当新政的“蜜月期”过去,楼市往往重归平静。
最早全面“解限”的佛山,已经过了“蜜月期”。贝壳找房合作中介品牌的一名门店负责人蔡奇向时代财经透露,今年“五一”5天,贝壳佛山站新房成交819套,而去年“五一”假期3天则成交了840套。
作为最早局部放松限购的一线城市,广州楼市“五一”表现同样平平。根据中指研究院,今年“五一”期间,广州新房日均成交同比下降65%至0.73万平方米。广州资深房产中介王杰告诉时代财经,“广州‘五一’市场和节前相比差别不大,主要是下雨影响一部分客户出来看房,也有一些客户出去玩了”。
中指研究院指数研究部总经理曹晶晶指出,近两年,每逢小长假,楼市在居民出游热情较高及行业调整压力下,整体表现均较为平淡。
不过,曹晶晶认为随着宏观政策继续协同发力、房地产政策不断落实,年中新房市场有望迎来边际改善。而二手房市场短期预计在“以价换量”下,将维持一定活跃度。当前多个城市开展“以旧换新”活动,有利于进一步打通一、二手房链条,也有望对新房市场产生积极影响。
声明: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