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发生剐蹭需要补漆,是人们日常遇到的问题,但事实上,它对技术的要求相当严苛。在上海市曹杨职业技术学校,汽车专业是建校之初就已设立的老牌专业,也是学校培育汽车产业技能人才的重要摇篮。近年来,该校老师和同学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技能大赛、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全国“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等赛事中斩获佳绩。硕果累累的背后,离不开一支专业师资队伍的保驾护航,那就是郑烨珺汽车匠艺劳模创新工作室,该工作室也在近日获得2023年普陀区劳模创新工作室称号。
以“对接‘十四五’上海重点产业发展需要,培养汽车产业高质量人才”为立足点,上海市曹杨职业技术学校设立汽车专业群,郑烨珺汽车匠艺劳模创新工作室应运而生,以区劳动模范郑烨珺老师为引领,形成了一支汇集“精兵强将”的队伍。
作为工作室领头人,郑烨珺专注汽车专业教学十余年,是职业教育高级讲师、汽车维修高级技师,曾获区园丁奖、区劳动模范、职教名师等荣誉以及上海市教育成果奖等奖项。他教学经验丰富,参与主持7项上海市、区级课题,主编国家级教材4本,参编教材10余本,多次指导学生在全国、市级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奖。
工作室以“80后”的郑烨珺为领衔,大多数成员都是90后,不断为教学注入力量,其中,李联保老师是普陀工匠,莫智杰、何涛老师是普陀区技术能手;李俊老师是同济大学职教领域知名专家,从事汽车人才培养研究工作,也是跨企业培训的导师。
无论是劳模工匠,还是具有高校社会资源的老师,工作室始终坚守培养创新人才的初衷,携手护航学生发展。
正如郑烨珺所说,“我们团队的老师不容小觑,他们具备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还有产教融合的经验,对技能人才的全方位培养很有益处。”
随着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出台,职业教育重要性愈加体现。曹杨职校高质量推进汽车专业群发展,突出汽车运用与维修、车身修复、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等专业资源优势,形成了3个中职专业,2个中高职贯通专业,1个中本贯通专业。
郑烨珺谈到,“汽车行业发展迅速,专业内容更新迭代也很快,我们在课程、机制、人才方面都保持创新,让课程内容更新、更贴合市场。”汽车专业涉及多学科、多领域内容,如软件编程、电力电气、人工智能、工业集成等知识,郑烨珺与团队老师经常边学习、边钻研边、改进课件,他们深感,只有自己掌握了最新的行业新知,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
“我们创新理论与实践一体的学习模式,让学习更有针对性。”曹杨职校的新能源汽车实训中心设立了理实一体的教学区域,共有6000余平方米空间,配有新能源真车、操作台等场地,模拟企业工作场景。郑烨珺与团队老师会引入最新的企业工作案例,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新的技术及新工艺。
喷漆、修复车身、车辆检测……走进课堂,学生就能将“热乎”的知识马上变现。徐志勇是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的一名学生,也是全国一等奖学金获得者,他表示,自己从“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中受益匪浅,“就像男孩子玩乐高一样,我刚了解完这个东西,马上就可以动手体验,我觉得收获非常大。”
几乎每年,曹杨职校都有汽车专业学生入围全国职业技能赛事或是国家训练队,这背后,离不开工作室老师的专业指导。
李联保是工作室的金牌教练员之一,他曾就读于曹杨职校2013级车身修复班,后留校成为了汽车喷涂专业的教师。他多次荣获上海市教委职业技能大赛金牌教练、上海市人社金牌指导教练称号,今年,他带教的曹杨职校毕业生常晨拿下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冠军,并获得“全国技术能手”荣誉称号,入围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集训队。
“在校就读期间,我通过参与技能大赛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基于此我也有了机会留校任教。”比赛中真刀实枪的锤炼,让李联保深知如何借赛事训练更好地提升技能水平,他也会以自己的经历来指导学生。“经历过一场大赛,参赛者的心理抗压能力和执行能力能够显著提高。”李联保举了个例子,“拿我们汽车损伤处理来说,汽车原子灰的刮涂、打磨这块对于技术的要求是很高的,有的甚至在半年、一年内都很难实现突破。在这一点上,通过竞赛一定程度能够帮助选手突破瓶颈期,较快提升他们的实操技能。”
除了日复一日的学习训练,曹杨职校还注重对学生综合技能素养的提升,依托产教研合作项目,工作室老师先在企业积累人才培训、技术合作等经验,再带教学生参与项目实践,让学生的成长更加贴合市场需求。
如今,工作室还将学习场所拓展到校园外,比如走进消防站、结对企业等单位,开展汽车保养等培训,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熟练掌握。
技能人才的成长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好,今后,郑烨珺汽车匠艺劳模创新工作室将立足教学,聚焦职业能力、职业规划、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等方面加强教学,构建支撑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为学生的成长持续赋能。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声明: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