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志国:我有一个梦想 陪你们越过千山万壑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 李萍 见习记者 雷雅妮
天气越来越冷,时隔一年后,马志国又回到了临夏州临夏县漠泥沟学区柏林沟教学点。
和7年前一样,这一次,他依然为了孩子们而来。
翻墙而来的“点灯人”
2016年,临夏县漠泥沟学区柏林沟教学点复建,30多岁的马志国怀揣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来到了这里。
不曾想到,满腔的热血被第一天的大雪泼了“冷水”。
马志国还一直清晰地记着那一天,2月25日。一大早,他带着简单的行李,从十几里外的家往教学点赶,好不容易到了学校,马志国却发现学校门打不开。
“我透过门缝发现,学校里面的积雪都快到我膝盖位置了,校门根本推不开。”没有办法,马志国只能向学校附近村民借来梯子、铁锹等工具,翻墙进校扫雪破冰。
经过半天的清理,学校大门终于打开了。但眼前的情形又给了马志国当头一棒。校园内有一排房子,中间是两间大教室,两边各一间小办公室,没有电,也没有任何教具。
这让初来乍到的马志国心里不免产生担忧:“这样的条件该如何办学啊?”安顿下来后,马志国开始解决问题。没有电,他向当地供电站申请安装;没有教具,他向学区申请购置各项教学用具用品、取暖用的烤箱……
等问题一一解决后,马志国开始着手最主要的问题——找生源。
“我们教学点招收幼儿园和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很多都是留守儿童,因为年龄太小,爷爷奶奶送孩子去几公里外上学不方便,所以有部分孩子索性就不上幼儿园或者一年级。”马志国利用半个月的时间,走访了将近65户人家,最后招了40名适龄孩子到教学点上学。
40个孩子来了,属于马志国和柏林沟教学点的故事开启了。
妻子来了 心更安了
来柏林沟教学点的第五周,马志国开始打退堂鼓。
教学点位于太子山下的山沟里。大山的春天,路上还满是冰雪,出行不方便;冬日寒冷,11月下旬自来水就会冻住,来年4月下旬才能解冻。
为了解决吃水问题,马志国每天放学后拉着架子车到几百米远的地方运水。“比起外部环境影响,内心的孤独才是最煎熬的。”他说。
妻子王鉴娥心疼他,鼓励马志国坚持下去。2016年秋季学期,她主动申请调到柏林沟教学点与马志国一同工作。“以前聊天时,他总会说起这些孩子的梦想,听多了,我就想和他一样走进这些孩子们的梦里,找到他们隐藏的世界,让他们走出大山。”
妻子的到来,解决了马志国生活上的不少困难。他们按照孩子们的年龄段分了学前班和一年级,他们一人带学前班、一人教一年级,开启了“夫妻档”教学模式。一个人的坚守变为两个人的陪伴后,他们有了更多的精力去钻研教材,提高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在简陋的教学环境中,他们的教学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教学成绩始终居学区前茅。
教学点也成为了马志国夫妻俩的另一个家。为了让孩子们有更好的学习环境,他们申请购买先进的教具、体育用品、玩具,布置校园文化墙,亲自选种了50多棵树苗。马志国说:“城里的孩子们有的,柏林沟教学点的孩子也不能少。”
教学点的孩子年龄普遍都在7岁以下,需要夫妻俩操更多的心。每天中午放学后,校门都是大开着,两个人一边做饭吃饭,一边还要关注吃过饭就来学校的孩子们。“孩子们吃过饭家里没事,就喜欢往学校跑,家长们也觉得待在学校安全。”
马志国夫妻俩种的啤特果大丰收,他们给每个孩子都分了一点。“啤特果生长在临夏海拔2400米的山区,具有适应性强的特点,我也希望这里的孩子们像啤特果树一样,走到哪里都能生根发芽。”马志国说。
再回去的理由
去年秋季学期,柏林沟教学点来了新老师。
这几年,教学点逐步安装了校园广播、监控、智能黑板和多媒体系统,看着逐步完善的教学设施,马志国可以放心地将守护柏林沟适龄儿童上学的接力棒交给新来的老师了。
“常年待在阴湿高寒的地区,我的膝盖一刮风就疼痛难忍,年纪越大越受不住。”因家人生病、孩子教育等原因,马志国夫妇去年相继从教学点调到了离家更近的学校。
王振林是新来的老师之一,他在来之前就听说过马志国夫妇的故事。他说:“来之后,马老师给我说的第一件事便是这里的孩子很淳朴可爱,让我一定好好教。”
现在,他和马志国一样,有了长期在阴湿高寒地区生活的标志——红脸蛋,这仿佛也是王振林加入柏林沟大家庭的标志之一。“我会像马老师一样继续坚守下去,争取让山区孩子能够享受到和城市孩子同等的教育。”
今年秋季学期,柏林沟教学点一名老师生病,马志国知道后毫不犹豫回来了,“我放不下这里的一草一木,舍不得这里的孩子,听到这里需要老师,我就又回来了。”
这里的一草一木依旧熟悉,马志国继续给孩子们上语文课、体育课。记者采访那天,天气很好,马志国决定把课堂搬到室外。很多小朋友吃过午饭后,叽叽喳喳跑回了学校,坐到了他身边。不一会儿,马志国身边便围满了孩子们,“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四季》这篇课文……”阳光暖暖地照下,小朋友们跟着老师大声朗读,一切亲近又美好。
声明: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