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机接口、仿生双臂机器人、全球首款穿戴式水下推进器、水下搜救机器人……11月15日,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在深圳开幕。创办于1999年的高交会,25年栉风沐雨,25年春华秋实,从历史深处奔涌而来,向创新驱动澎湃而去。本届高交会沿用“一展两馆”模式,交通线连接CBD、河套、高新区、前海、机场、会展城等城市地标,勾勒出深圳的当下与未来,串联起大湾区与全世界。
记者了解到,本届高交会规模再创新高,展会面积高达50万平方米,创史上最大规模。商务部、工信部等5个部委、北京、广东等33个省市,清华、北大、上海交大等27所高校悉数云集。参展企业涵盖中石化、中石油等重点央企,华为、中兴等行业龙头以及科技型中小企业。
展览规模庞大、参展单位众多,展现出以深圳为代表的粤港澳大湾区科创底蕴、科创友好环境、科创活力,以及对科技创新要素的汇聚吸引力。随着历年高交会展品含金量、原创性不断提升,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发展水平在不断升级,硬核科技含量逐步提升。据了解,680余项新产品、新成果亮相本届高交会,其中小鹏汇天陆空一体式飞行汽车以最新造型首次向公众展示;智航无人机携最新研发的国产全球首架电动垂直起降载人飞碟亮相;银河航天展现我国首颗使用大型柔性太阳翼的平板堆叠式卫星——灵犀03星的魅力;华为AI展车也选择高交会作为全国巡展的首站;中国科学院、农科院、中兴通讯等科研院所和龙头企业也在展会上发布新技术、新成果。
作为国内规格最高、最具影响力的科技类展览会,高交会有着“中国科技第一展”的美誉。它不仅是中国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的推动者、参与者、见证者,也为全球科技创新交流搭建了重要平台。
经过多年发展,高交会已经成为一场专业化、国际化、高水平的科技交流盛会。今年高交会期间,组织2023西丽湖论坛、高水平科学家论坛、湾区校长论坛等多场高规格论坛、会议和沙龙活动,让政策、科研与应用的牵手更加紧密。参展企业围绕工业母机、激光增材等产业领域,设置多场小而精的特色展会,同步组织企业技术和产品的评比推介活动,促进企业交流。
一年一度的高交会,不仅为政产学研架起了充分交流的桥梁,也为企业、项目带来了资金和市场。本届高交会致力于搭建企业交流的“会客厅”,进一步发挥服务企业、促进交流的平台功能。为了进一步促进成果交易,今年高交会邀请深交所科技成果与知识产权交易中心、电子元器件和集成电路国际交易中心、深圳数据交易所搭台设展,深创投、高新投、青橙资本等50余家重点投融资机构、创投机构、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参展参会,举办项目配对洽谈、项目路演、融资培训等成果交易促进活动。
同时,本届高交会吸引来自全球五大洲的超过100个国家和地区参展,数量创新高。
声明: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