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晚,宁德时代发布今年三季度业绩报。数据显示,公司三季度实现营收1054亿元,同比增长8.28%,三季度归母净利润104亿元,同比增加10.66%。
今年前三季度,宁德时代营业收入2946.77亿元,同比增长40.10%;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311.45亿元,同比增长77.05%。以此计算,今年前三季度已超过2022年全年307.29亿元的归母净利润。
但在高歌猛进的业绩背后,也面临身后追兵渐近的隐忧——今年9月,比亚迪动力电池市占率大涨4.5%达到27%,而宁德时代的市占率则下跌约9%至39.4%,创下17个月以来新低。
前三季度净利润超去年全年
财报显示,宁德时代在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2946.77亿元,同比增长40.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11.45亿元,同比增长77.05%。
值得注意的是,宁德时代今年前三季度的归母净利润,已经超过2022年全年的307.29亿元归母净利润,但2023年前三季度的营业总收入,却小于2022年全年的3285.94亿元营收。这意味着,“宁王”比去年更能赚了。
在毛利率方面,宁德时代2023年前三季度的毛利率达21.92%,环比同比双双提升。作为对比,今年上半年和2022年前三年季度,宁德时代的毛利率分别为21.63%与18.95%。
高增长离不开宁德时代持续的技术投入。1-9月,宁德时代研发费用达148亿元,同比增长40.65%。与此对应的,宁德时代在动力电池技术领域取得不少进展。
8月,其推出全球*磷酸铁锂4C超充电池,命名为神行超充电池。该电池能够做到充电10分钟,续航400公里。
此前,4C快充电池主要为三元电池,存在价格昂贵的问题。而宁德时代的这款磷酸铁锂4C超充电池则有效解决了成本问题。按照规划,神行超充电池将在2023年底实现量产,明年一季度搭载神行超充电池的车型就将正式上市。
10月16日,奇瑞集团与宁德时代共同宣布,神行超充电池落地奇瑞星途星纪元,双方战略合作关系得到进一步深化。此外,阿维塔、哪吒汽车、极狐等也确定将搭载该款电池。
宁德时代对4C电池的前景持乐观态度。“长期来看,车企推出差异化竞争产品的意愿较强,预计4C快充技术会占据较为可观的市场份额”。
市占率创17个月新低,国际市场成新增长点
在净利润高歌猛进的同时,宁德时代在国内的市占率却面临挑战。
根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9月,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36.4GWh,同比增长15.1%,环比增长4.4%。1-9月,我国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255.7GWh, 累计同比增长32%。
9月份数据,宁德时代依然*,但市占率环比下降近5%,同比则大降近9%至39.4%,创17个月以来新低。去年4月,宁德时代的市占率曾跌至38%。
而比亚迪市占率同比增长4.5%达到27%,此外,中创新航、亿纬锂能、蜂巢能源等市占率均有不同程度上涨。
对于市占率的此消彼长,真锂研究院创始人墨柯向时代财经表示,份额波动主要是一二名之间的竞争。由于搭载自家电池的比亚迪新能源车销量突出,会影响宁德时代的市占率。而三四五名等由于份额较小,对宁德时代构不成明显威胁。
国内被紧紧追赶,国际市场上,宁德时代的增长则颇为迅速。
SNE Research数据显示,在中国以外市场,宁德时代今年1-8月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54.7GWh,位居全球第二,增速达111.1%,市占率27.7%,与*名的LG新能源相差不到1%。作为对比,去年同期双方的差距为7.5%。
数据来自SNE research
SNE称,现代Kona和起亚Ray未来将搭载宁德时代的电池,预计其在非中国市场的市场份额将进一步扩大。
宁德时代在半年报中也提到,公司在动力电池领域的海外客户包括特斯拉、宝马、戴姆勒等,在国内拥有上汽、蔚来、理想等头部车企客户。可见,出海愈发成为宁德时代新的增长点。
三季度对车企返利,储能业务迎来机遇
此前有消息称,面对其他动力电池企业的低价策略,为了稳住市场份额,在年初的“锂矿返利”实施后,宁德时代还会和车企谈现金返利。
光大证券10月16日发布的一份研报也指出,鉴于市场竞争加剧,预计汽车行业“以价换量”趋势仍将延续。
对于下半年业绩,墨柯认为,今年内卷严重,增收不增利是大概率事件。他表示:“下半年碳酸锂价格下降,表明终端需求不旺,比亚迪的新能源汽车市占率可能进一步巩固。”
而在动力电池之外,宁德时代的第二大业务——储能电池也迎来发展机遇。
今年9月,国家发改委出台《电力现货市场基本规则》,明确将逐步由电力现货市场取代调峰市场,储能盈利模式将转变为以电价差引导的现货交易为主。
对此,宁德时代基于储能的应用场景,开发了应用独特技术的储能专用电芯,推出了户外系统EnerOne与EnerOne Plus、针对全气候场景的EnerC等产品,发布了更高集成度、更具经济性的直流侧产品EnerD。宁德时代表示,上述产品已成为行业新一代标杆产品。
宁德时代表示,全球“碳中和”正在加速,主要市场电动化趋势明确。在庞大的新能源车需求之外,重卡、船舶、飞机、工程机械等正加入电动化的浪潮之中,动力电池应用新领域亦不断涌现,以风光加储能为核心的可再生能源转型也在全球各地有序推进,AI算力需求的增长预计也将带动新能源电力供应和存储需求的增长。
声明: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