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资金入市是否正当时?目前存在哪些挑战?如何加大入市力度?在上海召开的全球财富管理论坛.2023上海苏河湾大会上,多位业内人士就当前形势下长期资金入市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深入探讨。
长期资金入市正迎来窗口期
兴业证券总裁刘志辉表示,长期资金入市有助于资本市场长期稳定发展,对服务实体企业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助力居民财富管理、优化上市公司结构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在近期一系列稳增长政策相继部署落地、我国经济稳中向好的背景下,中长期资金参与资本市场改革发展迎来难得发展机遇。
其中,政策陆续落地,为长期资金管理提供良好制度环境;经济稳中向好,优化长期资金管理的投资回报空间;居民需求增加,有效带动长期资金管理产品扩容。
富国基金总经理陈戈也表示,从当前资本市场环境角度来看,长期资金入市正迎来难得机遇窗口期——目前沪深300的PE估值为13.3倍,上证综指PE估值13.8倍,均已接近历史底部区间,而国际横向比较来看也明显低于日本、韩国和美国的宽基指数估值;A股股权风险溢价当前也处于历史80%的高分位水平,意味着股债相对回报率已非常具有吸引力,这凸显了权益资产当下的配置价值。且在政策环境上,监管机构也拟通过扩大投资范围、完善税收优惠、会计核算及考核制度等形式形成跨部委协同,在制度层面为资本市场引入长期资金提供保驾护航。
威灵顿投资管理高级董事总经理、亚洲区投资总监普江宁更坦言,当前,中国股票的估值在相对和绝对意义上都处于具有吸引力的水平,其10倍的席勒市盈率(即长期经济周期调整后的市盈率)仅为美国股市的三分之一。更重要的是,各国的历史数据表明,股市估值和后续10年的收益之间存在极强的负相关关系,这进一步突显出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
长期资金管理仍面临一定挑战
然而,受制于投资规模、机制设计、金融创新等方面的不足,我国长期资金管理仍面临一定挑战。
刘志辉表示,资本市场长期资金投资比例较低。根据证监会相关数据,目前我国中长期资金持股占比不足6%,远低于境外成熟市场普遍超过20%的水平,中长期资金不足仍是制约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突出问题。
同时,针对上市公司分层体制机制设计还不够完善。机构投资者偏好的上市公司标的明显存在集中效应,小市值、科创型企业受关注程度偏低,也因此制约了此类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此外,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存在不足。相较于发达国家市场,金融衍生品种类不够丰富、券商参与牌照管理偏严,未能有效满足投资者财富管理需要和实体企业风险管理需要。
陈戈表示,居民个人资产配置向长期财富资产管理转移的现象,背后根源在于长期利率中枢的下移,但这也意味着固定收益类的可投资产缺乏,优质的可投资产将越来越稀缺。对长期资金来说将不得不长期面对“资产荒”的问题,也将非常考验长期资金管理机构的大类资产配置能力。
“对长期资金管理机构需要匹配长期的业绩考核机制,但当前长期考核的环境和土壤仍不够健全。”陈戈举例称,根据中国保险资管业协会2022年度报告,保险行业中按照单一年度考核的保险机构占比依然超过60%,若短期业绩不达标,投资经理和管理人将可能面临撤资或被替换的压力;在公募基金行业,虽然鼓励公募基金进行长期投资已是监管发力重点,但不可控的赎回压力以及部分机构或媒体对单一年度甚至季度业绩的过度营销宣传,也容易造成长期投资理念难以在实践中完全贯彻。
应加大力度吸引长期资金入市
刘志辉建议加大力度吸引长期资金入市,有效满足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长期融资需要。比如,发挥国有资本发展优势和先行作用,引导支持国有股权投资资金一、二级市场联动,更好吸引长期资金入市,增强股票市场的投资回报。完善股票市场投资业绩评价体系,积极推动各类中长期资金树立长期投资业绩导向,引导基金公司等资产管理机构实施长周期考核,推动树立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理念,广泛活跃股票市场,提振市场信心,尤其要支持科技创新领域长期融资,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和长期资金回报的共赢。
他同时建议,推进上市公司差异发展和分层建设,持续提升股票市场质量。对大市值、低增长、传统行业的上市公司多做“减法”,以提升资本回报率为目标,鼓励其加大分红派息力度。对小市值、高增长、科创型企业做分层,打造并推广中小市值公司中的“标志性指数”,加速A股市场中小市值公司的分层建设。优化科技型创新型企业“股贷债保”联动的多元化金融服务支持体系,提振投资者对创新型企业的投资信心。
“还应进一步丰富金融衍生品供给,更好满足投资者财富管理和企业风险管理需要,为活跃资本市场提供持久动能。”刘志辉表示,“在场内金融衍生品市场方面,探索在证券交易所推出挂钩主题类、行业类ETF的期权产品,丰富投资者资产配置工具;在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方面,针对场外期权一级交易商、试点跨境业务等资格牌照有序扩容,支持证券机构为居民提供个性化财富管理产品,为企业提供定制化风险管理服务。”
申万宏源党委书记、董事长刘健则建议,当前我国居民家庭资产中住房资产的占比超过60%,金融资产配置占比不足20%,与美国居民近70%的金融资产占比形成较大差异,在房地产新模式下要引导居民通过中长期投资获得相对稳定的投资收益,提升居民财产性收入。另一方面,资管机构要持续加大产品供给,改变目前各类资管产品风险属性接近、同向波动的现状,为投资者提供多元的资产配置方案和产品服务方案,让不同类型的投资者都能配置到与自身风险偏好相匹配的产品。
陈戈呼吁,监管机构、资金方、投资方、中介方和媒体一起努力,共同打造出对长期投资公正客观的长期考核机制和评价体系,为长期投资营造健全良好的环境和土壤,更好地发挥长期资金市场稳定器和经济发展助推器的作用。
声明: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