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热门 ->内容

从颐和园辞职,他在抖音上给古建筑们做导游

发布时间:2023-10-16 13:31 来源:投资界 阅读量:8927   

离开颐和园“再就业”

十月下旬的颐和园,将迎来一年中最美的一个月。

老舍曾说“北平之秋便是天堂”,随着秋季*批树叶开始变色,颐和园的秋景达到*观赏时期。这座坐落在西郊的山水园林,每年都被无数游客纳入秋景必赏。

大松曾在颐和园做了6年讲解工作,十分清楚园内哪里适合观景,什么时候游客最多。

在园内为游客做讲解,是他日复一日的工作。他带着游客一路从历史概况到生动细节,讲述经停每一站背后典故和特色。

季节性的颐和园秋景是浓烈并短暂的,而内的古建筑是脱离时间概念的。

从一个精致小园子讲到建筑背后的巧思,再延伸到中国园林的6个种类。对于游客而言,大松是游览古建筑时博文强记娓娓道来的百科全书。

热爱是大松做这份工作的源动力,身在这座*园林中就会更有感触,这里的古建筑值得给更多人看、更多人听。

2019年,大松决定从颐和园走向互联网,开始了他在短视频中当导游的生涯。

01 从颐和园辞职,我在直播间做“云导游”

在大松初中时,他*历史课。他时常回忆起初中历史老师的风趣幽默,仅仅只靠语言和动作,就能把全班同学带入到一个历史情境中。

即便课本上的内容看起来死板单调,历史老师也会活灵活现展现出来,甚至有次“把鞋脱了”来表演历史事件。大松慢慢爱上了历史。

大学选择了历史专业的大松终于兴趣变成了专业,毕业后也顺利进入了颐和园工作。不过在这时,他觉得自己获取知识的方式仅仅是“读死书”。尤其对于古建筑知识,不过是纸上谈兵。

“在进入颐和园之前,我对古建筑的理解可以完全说是一个小白,但是在工作中就慢慢就开始学习相关知识。”

讲解工作的根本是人与人知识的交流,游客问的问题花样百出,常常是前期培训里没有的东西,在主动和被动学习的推动下,大松在短期内不断扩充知识量,迎来了属于自己的知识大爆炸。

看得越多,大松越觉得这里面的东西值得、也应当让更多人看见。

尤其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代表之一的古建筑知识,在这个时代也需要新的传播形式。

大松选择了在抖音上发布的自己的*条短视频,内容是关于一个在北京市中心的“宝藏”景点。它平常很冷门,时常被大众遗忘,但距离故宫天安门边上仅仅一墙之隔——*祭祖的太庙。

“我当时想着这个地方离故宫这么近,但很少有人会去,里面的金丝楠木大殿真是比故宫里的太和殿都要壮观,我得把这儿给介绍介绍。”

大松从此开始了自己的文化博主之路,逐渐拍摄了不少的北京古建筑。尤其是他发现很多粉丝对陵寝和坟墓都特别感兴趣,一条清东陵香妃地宫一分多钟视频,竟然意外收获了60万的播放量。

新奇的题材加上深入解说,让大松在初期很快积累下了不少初始粉丝。最高的一条关于故宫平面讲解的视频,拥有3000多万播放量。

也就在这个期间,大松慢慢思考如何去探索更多题材和建筑,试试看能否再度完成一次自我突破,考虑从颐和园辞去稳定的工作,做起了全职博主。

辞职的决定并不容易,当时大松家人并不赞同:“这么稳定的工作,博主也可以兼职做呀。”大松叶动摇过,因为这确实是一份自己很喜爱的工作,30多岁辞职可以,但如果做博主失败的话,想再回来就不容易了。

大松反复思虑过,纠结徘徊过,还是觉得自己的古建筑视频创作已经走到了一个分水岭,他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走出这一步。家人也同意了,默默支持他这个外界看来有些不合理的决定。

在辞职的前一天,大松有些睡不着,早上天不亮就醒了,*个去了颐和园。最后一次做了讲解的工作,带着不舍走出这座相伴6年的*园林,准备去给观众带来更多的中国古建筑讲解。

而这个账号正是他经过蜕变后的更成熟的道路,新号的*条视频是一片茫茫的故宫的雪景,有不少老熟人在评论区留言“又见雪景,又见大松。”

视频和账号有了一次全新的升级,更专业的讲解、更细的分析、更精确的赛道,大松摒弃了比较泛化的操作,开始走专业讲解古建筑的路线。

大松还把处女作“太庙”又被翻出来讲了一次,接连推出5集,从都宫之制讲到*祭*统,将太庙这个很多人讲不懂的地方用专业的知识讲透了。

命运是奇妙的,就像十几年过去,大松兜兜转转,也在互联网的讲台上成为了那个生动幽默的“历史老师”。

02 留住观众只要最简单的方式和热忱

通常上午11点,大松就要到达今天准备讲解的地方,长达4个小时的直播常常会让他没时间吃中饭。

没有底稿,边走边讲,用手指作为最基础的提示。除了需要强大的知识储备外,对精力和体力也是一种考验。

直播已经成为大松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户外直播,对知识科普类博主来说是个相当大的挑战。但是六年的颐和园的职业生涯,让大松应对起来游刃有余。

离开颐和园,大松不断点亮更多足迹,走向更多的景点和建筑,在直播间当起了全国古建筑的讲解员。

他讲过河南巩义村的宋太宗永熙陵,介绍过洛阳隋唐的*门,比较过南京的故宫和北京的故宫,还解析过太原晋祠献殿的木质结构。

除直播外,大松还会一周更新两到三条视频。但当他提及创作过程中*的困难时,出乎意料地竟然是:不会剪辑。

当的账号粉丝突破10w,总点赞量达70W+时,他仍旧没有团队,全靠自己运营,加上一周至少直播5次是个不小的工作量。而大松全程都没有后期人员参与制作,一切全靠最基础的手机软件剪辑。

“我没学过什么特别专业的拍摄手法,或者精良的剪辑和视频制作,有时候我也会羡慕别人视频里的那些*。”

但事实证明,有时留住观众只需要最简单的方式,甚至技术上不需要过高的门槛。干货和趣味性并存,边走边播娓娓道来就已经足够。

粉丝们也很喜欢这种由浅入深的讲解古建筑方式,让所有人都能听懂,是大松做讲解的首要目标。

自学成才的经历,让他更懂对古建筑感兴趣的小白最想知道什么,粉丝怎么才能最快吸收知识。

比如古建筑的屋顶为例,就有庑殿顶、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等诸多分类。为了让观众理解,大松会用立体模型图先讲解各种屋顶的特点,清楚标出各种屋顶的屋脊数量和类别,屋檐和山墙的垂直关系。他再带观众去看现实中的建筑,把理论知识结合实际,慢慢地观众自己就能判断古建筑的屋顶类别。

通过短视频的形式,让本来专业人士才能接触到的古建筑知识变得形象生动,很多普通观众都可以学习,把曾经的课堂从线下变成了随时可达。

中国传统文化就这样以新的形式在互联网上找到新的爱好者,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

凭着真诚的内容和风格,大松结识了许多全国各地的同好,大家有了自己的线下古建筑交流活动,也会相约一起出外旅游看古建筑。

今年夏天大松计划前往山西。俗话说,地下看陕西,地上看山西。山西拥有丰富的唐辽金的建筑遗产,但却苦于交通不便。通过直播间相熟的山西本地粉丝听闻大松要来山西,就自告奋勇提出两个人开车自驾一起看。

景点多,时间紧,前往佛光寺的途中,两人准备抄下近道,选择了一条需要越过恒山的路线,山路陡窄难行,偏偏晚上还暴雨连连。

“那天真是心惊肉跳的,正常两个小时的路程,那天我们开了四个小时,路上全是拉煤的大货车,我后来想起来还说,为了看古建筑也是拼了。”

大松多年生活在北京,熟悉的是明清朝代的建筑。但论起个人偏好来讲,大松坦言会更加喜欢山西的古建筑风格。

宏大、宽广的气势,是山西古建筑的特色。

过去对山西古建的了解大多都是基于书面上,当大松亲自站到古建筑的面前,觉得所受到的震撼,不是书本可以相提并论的。

聊古建筑避不开斗拱,斗拱是中国古建筑中的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它既能承重,也向外出挑,把最外层的桁檀挑出一定距离,使建筑物出檐更加深远,造形更加优美、壮观。

以山西唐辽金的建筑为例,它的斗拱比起北京明清期间的要大上几倍,因为那个时期的斗拱还保留着“承重”的作用,到了明清斗拱就慢慢进化为装饰,所以比起北京城风格华丽的建筑,山西更显粗犷豪迈和百纳海川的盛世气象。

于大松而言,能把这样的知识展现给更多人的听,在抖音上聚集更多的古建筑同好,就是自己一直做下去的意义所在。

03 短视频助力古建筑在新时代“重新复活”

大松的视频评论区中,有很多人都在问他看什么书才能做到这种知识储备。

对大松自己而言,除了读书,他平时就爱多问、多看、多谈。包括在颐和园时期,他会在游客少的时候和其他讲解工作人员一起查资料一起研究。

在大松成为知识文化博主后,学习的地方就移到了直播间和视频评论区中。

大松的讲解是让人先感兴趣,再慢慢过渡到专业化更强的内容上。于是观众们的学习也就在潜移默化中发生了。

在《2022国民专注力洞察报告》中,当代人连续专注时长仅有8秒。在大众普遍缺失专注度的时代,总会有大松一样的人一天直播4、5个小时,用慢节奏讲一个古建筑,也总会有人觉得津津有味回味无穷。

兴趣的催动,是学习行动的*块多米诺骨牌,而在如今的时代,点燃兴趣的很可能就是一个视频。

古建筑所代表的传统文化,在一条条视频、一场场直播中开始影响并带动更多人。

大松也常会在抖音上看看其他讲解古建筑的博主,学习交流。

比如视频博主杨爸图说,他科普古建筑的*步,从自己手绘建筑图稿开始。

在白纸上绘图,是一个可以随意拆分详解的过程。画上一堵墙,盲窗怎么制作,空窗怎么取景,总能通过画图的过程给予直观地表达。即使没有基础的人也能在几分钟内迅速看懂。

画图也是一个自由空间,从圆明园遗址开始倒推,在画纸上复原圆明园最初的样子。

还有古建筑斗拱学堂的王老师,研究古建筑50年,山西省级文物单位原古建工程负责人,身为资深文博古建专家,被大松称赞“有梁思成大师的遗风”。

王老师的课程相当于无数爱好者的初学网课,人人都有机会从零基础学起。从屋顶到大斗,从柱础到柱顶石,王老师经常走访实地,弯下腰,用尺子丈量,一点点地讲解古建筑。循循善诱中,更多的人开始在不知不觉中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

正是通过无数博主的耕耘努力,如今在抖音上,传统文化和古建筑变得不再小众,受众遍布全国的同时,也有愈加年轻化的趋势。

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传统文化和古建筑在现代社会中处于“失语”状态。

互联网给予了知识博主发光发热的平台,也大大降低了感兴趣小白学生的入坑门槛。现在古建筑不再仅仅是归属于不同时代的印迹,而是留给后人的一则影音资料,可以通过一方屏幕随时收听。

04 结 语

临近金秋,北京各个景点的购票约展的名额开始变得紧俏起来。

现在的人出行,早已不满足于视觉观赏,走马观花式的旅行已经成为过去式。只有深入体验和理解,才能让人沉浸其中,在旅行结束后还能带走许多思考。

当人们涌入延禧宫抬头拍摄秋天的银杏叶时,也会想起来前在网上看过关于红墙金瓦的知识科普:知道谁的屋顶是等级最高的重檐庑殿顶,知道琉璃龟背纹是太和殿专有,知道武英殿的级别为什么高于文华殿等等。

年轻人会主动吸收知识,他们在看短视频时娱乐学习,并且形容其为“知识以一种狡猾的方式进了我的脑子”。人们也在不知不觉中,经过知识文化博主的助力,也成为了传统文化和古建筑的圈中爱好者。

这些伫立了几百年,曾经沉睡过、沉寂过的古建筑,如今通过无数像大松这样的博主,成功在快时代重新复活。

声明: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