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宝山下,烈日炎炎。7月底,荆门石化60万吨/年环烷基特种油高压加氢项目迎来重要里程碑。施工现场,2000吨履带式起重机配合800吨履带式溜尾吊车协同作业,经过2个多小时的努力,总重达734吨、高度为48米的加氢处理反应器缓缓站直颀长的身躯。
加氢处理反应器吊装的过程中,中国石化集团荆门石化公司的工作人员穿着厚厚的防静电工作服时刻关注着工程进展。现场暑气蒸腾,工地里没有以往车辆穿梭的热闹,而是井然有序地进行着远程调度。
“荆门石化60万吨/年环烷基特种油高压加氢项目是湖北省‘油转特’重点项目,目前四台反应器全部安装就位,标志着项目施工进入加速阶段。建成之后,在能耗和碳排不增加的情况下,荆门石化特种油产品总量将超过100万吨/年。”该项目负责人介绍。
据介绍,项目投产后将生产环烷基橡胶增塑剂、变压器油、轻质白油等高附加值产品,这不仅将提升荆门石化特种油品总产量,还将实质性改善“高精尖新”产品的结构占比。
近年来,荆门石化加快特色产品升级,锚定加快建设百万吨高端绿色特种油品基地目标,努力打造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特种油品生产基地。如今,项目迈出关键一步,离不开该公司持续推动老旧炼化装置更新改造,抢抓炼油转型发展历史机遇和新赛道的布局和实践。
荆门市地处内陆,不沿海、不靠江,荆门石化前身是荆门炼油厂,有50多年发展历史。随着传统油品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推进高价值、差异化“油转特”,成为该企业破局的关键路径。2003年,荆门石化坚定转型,在国内率先成功开发白油产品,开启行业突围之路。
“荆门石化是中国石化第一家做特种油的企业。公司的装置规模小,但灵活性强,这使得其在特种油领域的生产具有优势。‘油转特’是指炼油生产加工原油直接生产出特种油品和特色产品。特种油是一种广泛的特殊领域专用油品,涵盖衣食住行、食品、化妆等各个方面。” 荆门石化特油专家林运祥介绍说。
随着市场的逐步打开,荆门石化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新建和改造相关装置,增加特种油加工系列,增加特种油产量。
“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国的特种油品大部分来自进口,价格高昂,缺乏专业人才和专业生产技术。因此,中国石化勇担责任,通过加强市场研判,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我们成功将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并逐渐转向高端市场。”林运祥说。
科技创新的车轮,推动荆门石化不断向前。目前,荆门石化成功开发特种油品60多种,涵盖白油、橡胶增塑剂、导热油、变压器油、涤纶低弹丝油剂、再生剂等7大系列,部分高端产品成功替代进口产品,并出口到海外市场。其中,该公司生产的高档白油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高达50%。
2024年底,中石化特种油品有限责任公司在荆门正式挂牌,同年,荆门石化完成量效任务、特种油产销量比上年增长18.8%。今年1月,该公司特种油销量超6万吨,实现开门红。至此,荆门石化发展现代化新型炼油产业体系的方向更加清晰。
“随着新能源、新材料在航空航天、机械制造、汽车制造、日化用品、食品医药等领域的应用,市场对特种油数量、种类的需求大幅提高,这是我们正在突破的产品研发方向。” 林运祥说。
荆门石化的转型,同样反哺着荆门石化产业的发展。目前,荆门已逐渐形成以石油炼制及副产品深加工为“主轴”,以碳一化工、精细化工为“两翼”的现代化工产业体系,成功聚集近百家企业。
其中,荆门化工循环产业园位于荆门城区东边,与荆门石化公司生产区相距不远。作为湖北省第二个专业化学工业园,荆门化工循环产业园是对接、服务荆门石化发展的“前沿阵地”。以 “链式思维” 谋发展,该园区2024年实现工业总产值约628亿元。
荆门石化产业优化升级的故事,是石油化工产业链以旧革新、迈向高端化发展的缩影,书写着中国石化探索炼油转型发展新篇章。“扎根荆门,我们将持续锚定特色化发展道路,助力荆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维护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作出更大贡献。” 中国石化集团荆门石化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声明: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