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记者王泳婷7月25日报道:对标“高颜值、最江南、创新核、温暖家”的发展愿景,上海“五个新城”之一的青浦新城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在7月25日下午举办的青浦新城开发建设大会暨“潮涌浦江”新城发力青浦系列活动上,40个项目集中签约;上海理工大学、中国电信上海公司、交通银行上海市分行与青浦区政府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华为与青浦区政府共同启动“长三角AI+联合创新中心”合作。
一系列企业总部、研发中心、生产基地扎堆儿“安家”青浦新城,“这里兼具高效的投资成本和发展红利,是当之无愧的企业入沪‘第一站’。”签约企业代表说。
当前,青浦正以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重大战略任务为牵引,凝聚力量全面推进“长三角创新枢纽”建设。作为青浦服务重大战略的“先手棋”和“突破口”,青浦新城正朝“长三角企业入沪第一站”目标奋楫前进。
科技与创新共振,高水平打造产业集群
据悉,青浦新城规划面积91.1平方公里,以占青浦13%的国土面积创造了全区40%的GDP和65%的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青浦新城以“1+3”为重点片区,其中6.5平方公里的中央商务区是发展的核心所在。
根据《2025年青浦新城发展行动方案》,青浦新城将重点发力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培育千亿级产业集群,着力构建以华为等龙头企业为核心的全产业生态链,吸引总部经济和科创型企业。“北斗及低空经济”作为青浦新城市区协同发展的特色产业,将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底层技术支撑,与全区高端装备制造、现代物流等千亿级产业集群协同融合发展。
东方生命港·青浦新城项目效果图
黄金赛道高度聚焦、枢纽功能持续凸显、产业生态协同共生、规划布局全面起势、智造空间高效衔接……五大方面优势浓缩凝结于青浦新城。百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此次签约的一期项目便是看中了这些优势,该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将与华为相关业务进行本地化研发与生产合作,整合相关产业链及合作伙伴资源,一同培育智能终端产业集群。”
全力打造“长三角企业入沪第一站”
青浦西襟江浙、东带虹桥,是上海唯一与江浙两省同时接壤的行政区。依托多向链接长三角城市群的独特区位,青浦已成为上海面向长三角、拥抱长三角、引领长三角的关键节点城市。
青浦新城处于上海“新城发力”和“两翼齐飞”的叠加战略空间上,坐拥多重国家战略溢出带动之利,将成为区域联动、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的重要承载空间。
东航技术应用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多重国家和市级战略交叠、三线换乘枢纽等一批交通网络建设、“3+3+3”千百亿产业集群构建、环城水系公园和新城绿环等一批生态空间打造、上外附中九年一贯制学校等一批教育资源引育、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国家医学中心等一批顶级医疗资源发展、北斗综合PNT实验室等头部科研院所加速落地、营商环境“1号改革工程”及青峰人才2.0版本陆续推出……助力青浦新城成为机遇叠加的“战略胜地”、区位优越的“交通要地”、活力迸发的“科创高地”、实力雄厚的“产业重地”、潜力无限的“成本洼地”、水绿交融的“生态宝地”、宜居宜业的“人居福地”、亲商暖企的“投资旺地”。
上达中央公园南园
青浦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十五五”期间,青浦新城将进一步完善多样化住房供应体系,在新城产业社区促进租赁住房、研发创新、休闲空间和公共服务等功能复合,为创新创业人才提供低成本、嵌入式产业空间和创新空间。
活动上,青浦区“企呼我应”数字化服务平台启动。作为面向全区企业的综合性诉求服务平台,“企呼我应”有效整合区级优质服务资源,打通市、区两级服务关键节点,依托“一套机制”“一个平台”,围绕“主动发现、高效处置、举一反三、晾晒评价”四个关键环节,实现企业诉求全区域、全过程、全方位高效闭环管理,让企业真切感受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也将为青浦新城产业集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声明: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