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热门 ->内容

存款利率年内首次下调应该如何正确应对

发布时间:2025-05-28 01:08 来源:证券之星 阅读量:8583   

继5月7日人民银行宣布降准降息之后,5月20日,国有行集体下调存款挂牌利率。其中,活期利率下调5个基点至0.05%;定期整存整取三个月期、半年期、一年期、二年期均下调15个基点,分别至0.65%、0.85%、0.95%、1.05%;三年期和五年期均下调25个基点,分别至1.25%和1.3%。国有行上一次集中下调存款利率还是在2024年10月。

几日来,股份制银行也及时跟进,纷纷宣布下调存款挂牌利率,大多数股份行的定期整存整取三个月期、半年期、一年期和二年期已分别降至0.7%、0.95%、1.15%和1.2%;三年期和五年期最高的也仅有1.6%。

面对存款利率全面迈入“1时代”,银行理财市场会迎来怎样的变化?理财公司在进行怎样的布局?投资者又该如何应对让资产保值增值呢?

理财收益率或继续下行

普益标准统计数据显示,截至5月21日,全市场银行理财存续产品总量为42127款,产品存续规模是313582.8亿元,近一年平均年化收益率2.4542%。《大众证券报》记者注意到,这一收益率水平较4月末的2.6813%下降约23个基点,较今年1月末的3.2126%则下降约76个基点。其中,固收类理财近一年平均收益率从1月末的3.2729%下降至2.6613%,下降约61个基点。

“未来存款利率下调或仍是大趋势。”中邮证券研究员袁野指出,若商业银行进一步下调存款利率,或存在存款向理财市场转移的现象,可能出现类“资产荒”现象,即低风险资产收益率进一步下行,且不排除现金理财产品和国债收益率继续下行。

“降息直接导致债券收益率和同业存单利率走低,使得固收类理财产品收益进一步缩水,存款利率同步下调则加剧了‘资产荒’。”普益标准研究员黄诗慧也指出,当前银行理财客户多为保守型投资者,对收益率下行较为敏感。她判断,当前的货币政策导向或将倒逼银行优化产品结构,未来银行理财公司可能会加快向“固收+”等多元化策略转型,希冀通过增加权益、衍生品等资产比例提升收益。她进一步指出,未来理财市场的竞争格局将呈现出进一步分化的态势,“头部理财子公司凭借更强的投研能力、品牌效应和渠道优势,可能更快适应低利率环境;而中小机构若无法有效控制成本或优化资产端,可能面临规模收缩压力,行业集中度或进一步提升。”

理财公司加快多元特色布局

“当前的低利率环境也对理财公司投研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理财公司需要保持自身在固收类资产上的投研优势,同时加强建设多资产、多策略的投研体系。”普益标准研究员崔盛悦指出,采用多元化大类资产配置思维,根据不同的市场环境灵活选择资产,通过各类资产的低相关性分散风险能获得多市场收益机会。

《大众证券报》记者采访获悉,兴银理财坚持加快资产转向策略,从资产构建转向大类资产配置,通过多资产、多策略的组合提升为客户创造更多价值的资管能力。“向资产配置要收益,完善大类资产配置体系,建立与风险预算匹配的资产配置及策略应用体系,综合运用多元化策略不断优化产品配置;同时,以资产配置控风险,通过多元资产、多元策略,降低风险相关性,降低组合波动。”兴银理财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将资产配置和产品布局相结合,推动“策略产品化、产品策略化”的实践,向客户传递清晰明确的产品画像,形成更均衡、多元的产品配置体系。

不少理财公司也会结合自身特色介入不同细分赛道。如浦银理财,公司着力布局科技金融,截至目前,科技金融主题产品共存续14款,总规模超过42亿元,该方向的资产规模也呈现逐月增长态势,累计已达487亿元。

“部分理财公司在利用优先股、红利策略、指数化投资等方式控制波动下适度布局‘含权’产品,以迎合具有一定风险偏好的投资者。”崔盛悦告诉记者,也有部分理财公司抓住今年黄金市场上涨的机遇推出了“固收+黄金期权”的结构性产品,兼顾稳健与弹性;还有理财公司推出“不达业绩基准不收管理费”产品,致力于提高投资者的持有体验。

三条攻略守护“钱袋子”

央行降准降息带动市场利率走低,债券、存款等固收类资产收益也随之下滑。5月22日招银理财在公众号发文指出,假如有10万元存款,原本按1.10%的一年期利率存银行,利息有1100元;利率降至0.95%后,利息只有950元,也就是说一年利息减少了150元。

在银行理财产品中,固收类产品主要以债券等固定收益类资产作为底层投资标的,此类底层资产收益的下滑自然压缩了此类理财产品的收益空间。记者注意到,近期不少理财公司发布了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下调公告。“一方面,底层资产收益下滑导致资产端承压,及时调降基准能更客观反映当前市场环境下的合理收益预期,避免因业绩基准展示虚高引发投资者误解;另一方面,近来监管趋严,要求理财产品收益与底层资产收益紧密挂钩,根据市场真实表现对产品业绩基准进行调节也是监管导向,推动银行理财向‘真净值化’转型。”崔盛悦认为,未来银行理财产品收益水平可能面临进一步压缩,固收类产品的收益率中枢或将持续走低,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下调可能成为趋势。

那么,理财人群该如何守护自己的钱袋子呢?招银理财给出了三条攻略,分别是:1、用时间换空间。因为理财产品主要配置标的是债券,可投债券期限越长,票息也越高,在利率下行环境中,持有期限相对较长的理财,有助于提前锁定票息,未来利率如果进一步下行,手上已持有的债券就是香饽饽了;2、适度冒险。因为存款利率下降会降低储蓄的吸引力,部分资金可能从银行存款转向股票、另类等市场。例如红利指数基金今年涨幅已超过15%,正因其高分红特征受到投资者青睐;3、巧用组合拳。以固收打底,权益加持的方式灵活选择ETF轮动策略、利率量化策略、定增量化策略等创新多元策略,降低组合整体风险。记者注意到,招银理财今年面向不满足于存款及债券收益的相对低利率,又没有时间精力进行择时和大类资产配置的人群,推出了低利率时代的固收解决方案——“固盈家”,即以80%的固收打底夯实组合根基,5%多元策略加持增厚投资收益。数据显示,近期其两只在售产品业绩亮眼,“招睿增盈370天持有期1号”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6.11%,近三个月年化收益率2.71%;“招睿增鑫370天持有期1号(667401A)”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4.60%,近三个月年化收益率3.04%。

声明: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