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口区作为上海外向型企业的云集之地,是本轮中美关税战中最早感受到风浪的区域之一。如何帮助企业渡过难关、转危为机,成为政府部门最为牵挂的议题。4月18日,虹口区举行外向型企业圆桌会议,邀请9家外向型企业作为代表开展座谈,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搭建这一面对面沟通的平台,倾听企业的心声、回应企业关切。
参加本次座谈会的企业涵盖了进出口贸易、现代服务、科技创新等多个领域。同时,虹口区发改委、服务业发展办、税务局、海关等相关部门也在现场参会,针对企业提出的问题做出回应,共同探讨协同解决方案。
在发言中,各企业对目前遇到的问题进行了介绍,涉美业务目前受到关税战影响或是处于停摆状态,或是贸易量出现了大幅下降。但由于已经预判到这一情况,一些企业在几年前就开始提前布局,例如一家出口各种工业原料的外贸公司,对美业务占比近年来已经下降一半,新的业务增量出现在东南亚、欧洲,预计后续占比还会继续攀升。
在出口转内销方面,一些大型平台正在积极发挥作用,帮助外贸企业能够迅速完成内销转型。例如,得物启动“外贸优品扶持计划”,向外贸企业开放快速入驻通道,并提供数十亿专项补贴,一系列政策支持,助力中国优质的外贸企业开拓国内市场。“从4月16日起,我们派人专人加急处理和简化二步简化认证流程,帮助中国外贸企业快速入驻平台。”据相关负责人介绍,将重点补贴家居、玩具、电器等外贸品牌商家,开通0元保证金入驻,并将回款周期缩短到7天。
联华超市相关负责人则表示,已正式开启“好物回家”行动,在官方平台打开“内循环特快”绿色通道,通过紧密合作,推广扶持等多项措施,将品质国货快速引入联华,服务国内消费者。其具体举措包括建立快速上架通道,推出“7天极速上架”服务;联华股份下属全业态实现全场景落地;利用媒体渠道资源为入驻商家提供营销与品牌支持等。
“还有一个比较常见的问题,就是外销商品与内销商品的检测标准上不一致。”据介绍,联华将会争取相关部门的支持,推动出口转内销产品的标准互认,确保内外贸产品在质量、检测等方面一致,为相关企业降低合规成本。
在交流中,也有企业代表提到,在国际环境剧变的当下,既有挑战也有机遇,例如一家海运企业感受到近期欧洲客户前来洽谈合作的情况明显增多,在南美洲的业务也在显著增长,在此消彼长的过程中,如何提升自身价值是破局关键。一家纺织外贸企业的负责人则表示,中国纺织面料在全球市场上优势明显,例如化纤面料占比近一半,全体系生产链条为中国独有,一些工艺较为复杂的产品只有在中国生产,没有可替代性,中国制造在生产以及专利技术上的壁垒型优势,也将成为应对复杂局面的底气所在。
对于参会企业代表的建议与需求,虹口区委书记李谦表示,要坚定信心,应对挑战。保持战略定力,科学研判形势,充分依托制度优势、市场优势、政策空间优势,善用各类政策工具箱,以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的精神,坚定信心与底气,共同应对风险挑战。要稳住节奏、打破僵局。多把问题反映出来、多把资源分享出来、多把建议表达出来,及时对接需求,持续完善各类举措,以自身发展的确定性有效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真正做到企业有需求、政府有回应。要找准方向、转危为机。把握上海“五个中心”建设的历史机遇,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坚定开放不动摇、坚持全球化布局、找准国内转型新路、瞄准长期创新转型,群策群力、精准施策,提升政策措施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推动区域外向型经济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声明: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