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热门 ->内容

宁伊两地“融合·共创·成长”教师研修活动持续推动教育合作与创新

发布时间:2025-02-18 23:09 来源:新华网 阅读量:13847   

为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在新疆伊犁州教育局师训部牵头下,2024年,南京市拉萨路小学教育集团与新疆伊宁市第二十四小学教育集团、自治区伊宁市第二十四小学书记领航工作室紧密合作,开展了“融合?共创?成长”定制化教师研修活动,聚焦语文、数学、德育三个学科,辐射伊犁州十个县市小学,搭建了两地教师深度交流的平台,形成了“一组主题文章6篇、一组教学设计9篇、一系列团队研究活动6场”的丰硕成果,为区域教育协作提供了创新范例。

伊犁州教师培训部主任孙西洋与南京市拉萨路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严瑾,南京市拉萨路小学校长刘宁、副校长吴芸沟通培训项目

线上研讨启新篇,两地教师共话教育

2024年9月,宁伊两地“融合·共创·成长”教师研修活动正式启动。新疆伊宁市第二十四小学教育集团组建了语文、数学、德育六人核心团队,并与自治区伊宁市第二十四小学书记领航工作室紧密合作,将研讨活动延伸辐射至伊犁州各小学,覆盖教师群体达300余人次。语文、数学、德育三大学科团队通过线上平台展开首次研讨,围绕“大单元教学设计”“项目式学习”“德育课程设计”等主题进行深度交流。南京市拉萨路小学语文教师分享了暑期大单元备课的优秀案例,新疆教师结合本地教学实际提出了教学困惑与改进思路。数学团队聚焦“基于工具研学的学科实践”,通过微讲座与分组研讨,探索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融合路径;德育团队则以“童心向党”思政课程为切入点,引导新疆教师设计具有地域特色的思政微队课。这种研修模式,促进了校际教学资源共享,也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同时,此阶段成果不仅为后续实践奠定基础,更通过“前置作业”机制推动新疆教师完成“一组主题文章”的撰写,其中多篇教学感悟与案例分析被纳入研修资料库。

线下跟岗深实践,两地教师共探创新

2024年10月至11月,研修活动进入线下跟岗阶段。新疆伊宁市第二十四小学教育集团德育团队率先赴南京拉萨路小学,通过观摩少先队大队干部竞选、心理援助站团辅活动以及国防教育品牌项目实践,学习德育体系构建与课程管理经验。返疆后,团队结合本地文化特色、本校办学特色,完善“德育课程整体设计方案”,力求形成在各校可复制推行的德育创新模式。

南京市拉萨路小学教育集团总校校长严瑾为新疆伊犁州赴拉萨路小学跟岗学员开设讲座

2024年11月上旬,新疆伊宁市第二十四小学教育集团语文与数学团队分批赴南京开展沉浸式研修。语文教师通过课堂展示、案例分享与专家点评,打磨出“大单元教学精品案例”;数学团队则参与数学实验组活动,设计出“项目式学习实施方案”。两地教师以“结对备课”形式完成优质教学设计9篇,充分体现“一组教学设计”的实践价值。

伊犁州跟岗培训的小学语文教师与南京市拉萨路小学副校长吴芸合影留念

成果展示显成效,两地教师共话未来

2024年12月,研修活动进入成果提炼阶段。语文团队通过线上平台展示大单元教学案例,数学团队分享项目式学习成果,德育团队则以教育故事形式呈现德育课程实施中的创新举措。南京市专家团队对新疆教师的成果逐一点评,提出修改建议,助力其完善教学设计并转化为“一组主题研究文章”。同时,研修过程中积累的教案、视频、研讨记录等资料被系统整理为“一系列团队研究活动档案”,涵盖线上研讨实录、线下跟岗日志、教学案例分析等内容,为后续教育研究提供了丰富素材。

总结反馈促优化,两地教育共谋发展

2025年1月22日,总结汇报会在线上举行。语文、数学、德育团队通过教学论文、课程设计、教育故事等形式,全面展示研修成果。南京市拉萨路小学校长刘宁在总结中指出,活动形成了“互联网+点单式定制研修”的创新模式,构建了跨区域教师学习共同体,并显著提升了新疆教师的“现场学习力”。新疆教师代表则以“三个一”成果为核心,汇报了教学能力的实质性提升,从撰写论文到设计课程,从个体成长到团队协作,每一步都印证了研修活动的深远影响。

持续合作创未来,两地教育共谱新篇

2024年宁伊两地“融合·共创·成长”教师研修活动虽已收官,但其辐射效应仍在持续。2025年,两地学校将通过定期线上教研、互访跟岗、课题共研等形式深化合作,推动“三个一”成果在更多学校落地生根。伊犁州教育局更是提出长远规划,将逐步把这种成功的研修模式推广到初中、高中学段,实现全学段覆盖,全面提升伊犁州教育质量。未来,宁伊两地将继续携手,以教育为纽带,共绘区域协同发展的新蓝图。

声明: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